注册会员 登录
可爱老人网 返回首页

嫣然回首 欢迎你! http://keai99.com/?1063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音画魅力,来自创意

日志

第五天日志 灯火阑珊5

热度 8已有 605 次阅读2012-6-9 09:26

                         

                     中山大学(二)

正当我们如饥似渴地吸取文化知识的时候,1975年全国上下又掀起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运动,运动来势很猛,各条战线整顿后出现的较稳定的局面又被破坏了。在教育战线,把“文化大革命”前17年的学校和教育说成为资产阶级统治效劳的“旧学校”、“旧教育制度”,提出要“粉碎复辟17年旧教育的右倾翻案风”,“防止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学校又开始批判师道尊严,闹着要取消文化课。“知识无用论”,“读书无用论”开始抬头,学校又出现铺天盖地的大字报。老师也不敢讲课了,怕戴上“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学员的学习劲头也松懈下来,怕问个 “白专道路”典型。那时 “四人帮”厉害的很,搅得中国啥都干不成,闹心的很。学习少了,政治活动多了,我是班上宣传委员,除了学习以外,还要应付各类会议的稿件,和办系里的《动态》。中山大学学报向我约稿,我还写一篇文章,题目好像是《围剿资产阶级“土围子”》。具体说的啥,记不清了,反正是应景文章。


“批邓运动”严重干扰教学计划,教室没法待,只好走出去,下乡下厂,接受工农再教育。75年下半学期,我们班来到湖南株洲X厂实习,这是一个规模很大的国有企业,是我国生产有色金属的重要基地。我们听取了该厂总工的介绍,参观了“湿法冶金”的工艺流程。第二天,我们下到班组,三班倒,我分在中班,工作时间是下午3点到晚11点。上班第一天下午,大约2点多,我换好了工作服,正准备去车间,突然听到一声剧烈的爆炸声,震得宿舍的窗户玻璃哗哗响,大家跑出去张望,只见几辆救护车鸣笛疾驰而过,大家面色凝重起来:肯定是工厂发生事故了。片刻,带队老师跑过来说:“我们实习的车间发生了爆炸,具体情况还不清楚,接班的同学不要去了,等候通知。到了晚上传来消息:车间的真空反应罐发生了爆炸,炸死四人,炸伤十余人,我们班的同学一死,两伤,死者是宁夏人小马同学。啊!我惊呆了,吓懵了,仅差几分钟,我去接他的班。

那几天,我们班沉浸在悲痛之中。追悼会那天,班长读了我给小马写的悼词,全班同学哭声一片,十分悲伤。可是,更大的考验还在等着我们,受伤的两名同学,一个女生是轻伤,另一个男生郑锦州是重度烧伤,意识模糊,生命垂危。当晚,学校联系了军用直升机把他送到长沙人民医院,经过几天几夜的抢救,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医生叫我们班同学轮流值守在他的身旁,不断的跟他说话,鼓励他。由于住的无菌病房和使用大剂量的抗生素,全身大面积创面没有感染,溃疡表面开始发干,结痂。疼痛缓解时,他有时还露出一丝笑容。病友中有一小孩手臂烧伤,放不下来,老是举着,样子又可爱又滑稽,我们叫他“国家元首”,还有一个人脖子烧伤,老歪着头,大家叫他“宾努亲王”。这些“名人”都过来看他,和他说笑。他的情绪明显好转,我们问主治大夫:“问题不大了吧?”大夫摇摇头;“他的情况不能太乐观,重度烧伤病人要过三关:感染关、植皮关、思想关,现在第一关算过去了,植皮可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要在他大腿内侧一小块一小快割下好皮肤植到烧伤的部位,待愈合以后,再割,可能要割好几茬,这种反复疼痛是常人难以忍受的,没有坚强的意志,很难挺过来。他的十指基本烧坏了,颜面受损严重,即使康复了也难以融入社会。不过,我看你们班是一个亲密团结的集体,说不定能帮他闯过三关,创造奇迹。”

一个多月过去了,病情基本稳定。有一天,他突然提出要见他的未婚妻,给医生出个难题,后经院方和校方研究决定同意他们相见。他的未婚妻来了,主治医生给她打招呼:叫她无论看到什么情况,都要保持冷静,他现在病中,情绪极不稳定,任何精神上的打击都是致命的,他的任何要求都要先应下来,以后的事以后再说。那个姑娘陪了他一天一夜,第二天一早,竟不辞而别。在残酷的事实面前,她实在忍受不了这种打击。她的行为,引起班上同学的议论,大部分人认为,她的做法不道德,应受到良心上的谴责,但也有不同的声音,一个叫周德伦的同学说:“你们想过没有?那女的要留下来,她要忍受多大的痛苦和煎熬,这样一个人的痛苦变成两个人的痛苦,甚至女方一家人也跟着痛苦,那将是一场灾难。”大家听到这,不再争论了,理是这理,情感却难以接受。

因为这事,三天后,郑锦州同学停止了呼吸,大夫拔下呼吸机的罩子,说:“他终于解脱了,你们也解脱了,你们班的同学的确不错,一直陪他走完人生最后一程。”我们回广州学校时,点名册上只剩下28人。这件事的阴影,久久挥之不去。

有一天我和周德伦闲聊,说起这事,他压低嗓门说:“郑锦州的名字没起好。”“嗯?”“你看,我们去的地方叫株洲(诛州),他看病的地方又叫长沙(长杀)”,听他一说,我背后凉飕飕的,这事透着诡异。周德伦是颇具争议的人物,人聪明好学,才华横溢,就是有点自由散漫,经常逃课,泡图书馆,研究所谓“玄学”。班长叫他几次,他去了。但不好好听课,经常问一些老师解答不了的问题,搞的课堂气氛不尴不尬的,以后,再没人叫他上课了。761月,我们敬爱的周周总理逝世了,出于对总理的爱戴,我决定办一期墙报纪念周总理,由于“四人帮”影响,大家都心有余悸,反映冷淡,可周德伦非常积极,不仅写了文章,还撰写了挽联,这工作热情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这期墙报办的很成功,看的人非常多,连东区中文系的学生也吸引来看,大家对周的文采,很是赞赏。当然,学校保卫处的人也光顾过,因为这期墙报是全校独一份,牵动着学校政治处的神经。


握手
2

路过

雷人
5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7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

回复 周春祥 2012-6-9 09:51
欣赏
回复 人比黄花胖 2012-6-9 09:57
乐意听你絮叨那个年代的事
回复 嫣然回首 2012-6-9 10:05
感谢周春祥和人比黄花瘦的鼓励。
回复 嫣然回首 2012-6-9 10:33
是心酸,为了纪念,谢谢
回复 于玉香 2012-6-9 15:04
   感触很深
回复 嫣然回首 2012-6-9 15:06
谢谢,多指教
回复 嫣然回首 2012-6-9 16:11
你也是工农兵学员?
回复 嫣然回首 2012-6-9 20:44
谢谢鼓励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会员

        
发布主题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6-9 15: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