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可爱老人网 返回首页

海上生明月的个人空间 http://keai99.com/?1107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鲜为人知的义务工役制

热度 6已有 725 次阅读2015-2-5 14:39

鲜为人知的义务工役制

 [编辑][删除]
分类: 往事回顾
    大家都听说过义务兵役制,没有听说过义务工役制,那么什么是义务工役制呢?下面用我的一段亲身经历向大家作一介绍。
   40多年前,也就是1965年的5月份,我正在上班,单位领导找我谈话,说上级机关分配给单位一个支边名额,组织研究决定派我去,支援云南的边防建设,如果没有什么意见,准备一下去报到。那个时代常喊的口号是,“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组织上定下来的事只有坚决执行,这也是组织上对自己的信任,就毫不犹豫的答应了,这是我明智的选择。(事后才知道,某地区一个护士长不服从命令,受到了行政撤职降级的处分。)
   我拿上介绍信,去一家招待所集中报到。经新单位领导介绍,才知道,要到哪里去,去干什么。原来是为了加快边防建设,国务院决定实行义务工役制,首先在河南,山东组建三个工程处,约一万工役制工人,开赴云南,修建几条国防公路。工人都是从农村招来的,年龄十八岁至二十二岁男性公民。义务工役制,是一种新的用工制度,参照义务兵的供给办法,实行供给制。工人的吃的穿的全是按标准统一供给,每月还发给几块钱的津贴。
    这一次是首批义务工役制,共组建三个工程处,河南两个——第十和第十一工程处,山东一个——第九工程处。每个工程处下设三个领工区,每个领工区下设三个工区。(后来改制为团,营,连,排,班。)每一个工程处配备一所工地医院,每一个工区配一名专职医生。各级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医务人员都是从省直,地,市,县抽调上来的。我被分配到第十一工程处工地医院工作。干部的工资待遇不变,维持原来的水平,没有任何补助,也没有奖金。从省直及地、市、县调来的领导干部、技术人员,都在省招待所集中。临离开省会之前,还开了欢送会。会后,集体观看了省豫剧院院长;著名的豫剧表演艺术家的专场演出,演的是豫剧现代剧《李双双》,常香玉扮演李双双。
    第十一工程处的工人,都是由信阳地区招收的,当年六月底,各级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医务人员,从省会来到信阳市集中。各个县的工役制工人,也先后到达集中地。七月中旬乘专列南下。奔赴云南,开始了我三年的支边生涯。
 
4

握手
1

路过

雷人
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6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海上生明月 2015-2-5 18:56
谢谢诸位!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会员

        
发布主题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6-16 21: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