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2638|回复: 93

【爱好】半个医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5-6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肖燕 于 2023-5-4 16:36 编辑

【爱好】 医 生

    对于医生这个职业我一直非常推崇,我觉得救死扶伤是个崇高的事业,能够从事这项工作的人是值得尊敬的。
   
    记得那还是刚参加工作,我分到设计室描图,我的一个同学分到厂卫生所当护士,我非常羡慕她能够学医,谁知她却一脸不屑,马上要拉我到劳资科换工。这时我犹豫了。当时的厂卫生所管理不善,人浮于事,七拱八翘。我想,在这样的单位工作,心情不会好。再加上我胆子小,害怕见到危重病人,我不知这样的性格,能不能做一个合格的医护人员。算了,还是听从命运的安排,把学医作为一个业余爱好吧!就这样,我与医生这个职业擦肩而过,我的这个初中同学后来被推荐到大学学习,成为工农兵学员,毕业后分到职工医院做了医生。

    大概是七十年代初,媒体连篇累牍地对军医赵普羽用银针治好聋哑人的事迹进行宣传报道,使我动了学针灸的念头。我想,针灸简单易学,又不需要多少成本,学会了,给家人治个小病什么的,多好!于是,我买来长短不一的银针、酒精以及针灸挂图和《针灸治疗手册》,煞有介事地学了起来。当时找不到正规的针灸老师,得知我的一个男同学懂一点针灸,我就让他指导我。记得练习过合谷、内关、外关、足三里、曲池、三阴交等穴位。可患有腰疼病的妈妈看着这些银针就害怕,不愿做我的“试验品”,我有艺没处用,再加上后来了解到针灸也不是那么容易出效果的,记得当时我在市里最好的针灸师那里扎了一个月银针也没治好腰肌劳损,就更没有信心了,针灸学习也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我从小身体差,又比较敏感,所以喜欢看医书,家里无论谁不舒服,我都喜欢到医书里或网络上找答案。有了孩子以后,我更是把全家人的保健作为一个重要事情来抓。如何预防感冒;风寒风热感冒各吃什么药;感冒到什么程度需要上抗菌素;止咳、腹泻用什么药比较安全有效等,我都有一些经验和理论,一般情况下还比较有效。儿子小时候发烧,找西医打针吃药效果都不好,而好中医一副药就能退烧。这是因为西医对病毒性感冒没有什么好办法,一些中药对病毒反而有特效。但如果烧退了而咳嗽不好就要考虑上抗菌素了,因为这时候病情有可能转化为细菌感染了。所以儿子小时候发烧我一般都找固定中医看,使孩子少受了不少输液打针之苦。他读大学后有一年打电话给我,说咳嗽一周了,吃了校医开的药还是不好,问我怎么办。我给他推荐了一种抗菌素一种止咳药,几天后我问他怎么样,他说好了。我先生有过敏性鼻炎,很容易感冒,感冒了又不爱吃药,总想抗过去。结果不但抗不过去反而引发咳嗽,得吃更多的药。所以我跟他说,平时起床前多按摩鼻翼,减少冷空气对鼻部的刺激,能预防感冒。但得了感冒后就得赶快吃药,把感冒围剿在萌芽之中,至少不让其发展为气管炎。他听了我的意见后现在感冒症状轻多了。

    九十年代末期,父亲患了高血压,母亲心脏病发展为心房纤颤,为此我没少操心。首先,给父亲咨询了用药,又几次在母亲病情发作时急送医院住院。可心房纤颤发作没有固定时间,进院输点西地兰心率马上降下来,出院不到3天心率又快得不得了。这样反反复复住院八十多岁的母亲怎么受得了?好人都得折腾出病来。我问医生有什么办法控制发病。医生告诉我,主要就是要经常测心率,根据心率适时加服倍他乐克。根据医生的这个意见,我赶快到医药器械公司买回听诊器,和父亲一起学着给母亲听心率,每天一两次,雷打不动,然后根据心率及时调整用药。你别说,从那以后,母亲心率一直控制得比较好,再没因心房纤颤住过院。曾经为母亲治疗过心房纤颤的一个医生对我说,没想到你母亲那么严重的心脏病又活了十几年,你们确实照顾得好。

    父亲的高血压在用药两年后也出现了问题。那天,父亲对我说,他感觉头胀。我带他到一个比较信得过的医生那里测血压,这个医生用的是半自动血压计,他测后说父亲血压低了,不要再服高血压的药了。我想想不放心,就又到卫生所找另一个医生用手动血压计测,结果测出来高压180,我请他换了另一个血压计,结果还是一样,可见第一个医生的半自动血压计测量有问题。要是听了他的话把药停了,不出事才怪呢!鉴于这种情况,我一方面找到一个心血管医生请她为父亲重新确定用药,一方面赶快跑到医药器械公司购买了手动血压计。在一个熟识医生的指导下,我学会了测量血压,后来,又把技术传授给父亲,93岁的父亲直到2009年搬来与我同住前一直都能自测血压。在了解到冬季血压会有所增高后,我非常注意在严寒季节监测父亲的血压,如增高即按医生意见增加适量倍他乐克。至父亲去世,他的血压一直控制得比较好。

    2003年,母亲在做白内障手术时发现了糖尿病,起初,用药物控制效果不错。但一年多以后,效果不行了,增加用药后血糖仍然偏高。由于母亲先前肾脏已经有些问题,但肾功是好的,现在如果调整用药,我觉得有必要再查一次肾功。这一查,发现母亲的肌酐已经偏高。我马上通过熟人找专科医生出主意。医生说,这种情况还是改为打胰岛素比较好。她教了我打胰岛素的方法,并为我推荐了适合母亲情况的胰岛素用药,教给我掌握药量的方法。通过摸索和调整,一段时间后,母亲的血糖终于控制得比较好了。父亲跟我也学会了给母亲打胰岛素和更换药管、针头。

    鉴于要经常给母亲测血糖,我还买了血糖仪,在销售员指导下,我学会了测血糖。为了与静脉法测量血糖比对出差值,我两次找来卫生所医生为母亲作静脉血糖测试,然后赶在同一时间用血糖仪为她测手指血糖,得出相关比值后,制出了静脉血糖与血糖仪血糖测试结果对照表。每次用血糖仪测出血糖后,再根据对照表换算成静脉血糖的相应数值。朋友看我搞得这么专业,说我真像个医生。我笑笑说,只能算半个医生。直到去世,母亲的血糖一直都是控制得不错的。
   
   我不仅对临床医学感兴趣,对心理医学、保健医学、老年医学也感兴趣,《把握好自己的心态》、《精神转移治疗抑郁症效果好》、《退休职工要注意身心疾病的侵袭》等文章就是我对这些医学内容的探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点评

借花献佛,支持风筝斑斑“真行啊! 半个医生! 久病成良医。 父母亲的疾病被你调整得好好的,一直活到耄耋之年, 赞!”  发表于 2023-5-7 20:42
大赞  发表于 2023-5-6 21:43

评分

参与人数 26人气值 +97 收起 理由
王德辰 + 3 赞一个!
金天飞燕 + 2 赞一个!
镁光灯 + 3 大赞!
红红的太阳 + 5 大赞!
许树人 + 4 赞一个!朝霞行客松亭醉,落照农夫麦地忙。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3-5-6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行啊! 半个医生! 久病成良医。 父母亲的疾病被你调整得好好的,一直活到耄耋之年, 赞!
发表于 2023-5-6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老友医术了得!正应了那句老话——久病成良医啊!敬佩你那份学习医疗知识的执着!更钦佩您对父母的那份孝心和对家人的爱心!我想,这才是你孜孜不倦努力学习的原动力吧。今天没分了,抱歉!
 楼主| 发表于 2023-5-6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彩色风筝 发表于 2023-5-6 13:21
真行啊! 半个医生! 久病成良医。 父母亲的疾病被你调整得好好的,一直活到耄耋之年, 赞!

谢谢彩版的首席到访。我父母确实很少输液住院。能在家里护理,比住院强得多,老人住院是遭罪。我父母腰疼、腿疼都是我去中医院弄中药敷贴回来给他们包。
发表于 2023-5-6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肖燕 发表于 2023-5-6 13:32
谢谢彩版的首席到访。我父母确实很少输液住院。能在家里护理,比住院强得多,老人住院是遭罪。我父母腰疼 ...

好啊, 孝顺女儿,自己懂得照顾得更好。 我家里的兄弟姐妹都是医生,可是我父母都得不到他们的照顾,因为都不在身边。

你父母好福气。
发表于 2023-5-6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您对医学执着的学习和探索,久病成良医,点赞!!
发表于 2023-5-6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斑斑佳作,为半个医生点赞!!
发表于 2023-5-6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学什么都很认真。这方面我要向老师学习。
发表于 2023-5-6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肯动脑   爱动脑   爱钻研   不服输,学什么都能成功
发表于 2023-5-6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志者事竟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老师爱学习又善于总结经验。还能持之以恒。给老师点大赞。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6-9 10: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