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6117|回复: 38

[史海钩沉] 婉拒解放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2 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那年那事】之五
婉拒解放军

     1966年秋天,我初中毕业后没有离校,在学校参加“文化大革命”。10月份,我们班的14名同学,响应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号召,一起进行了“大串连”。


    我们14名男女同学,举着红旗,背着背包,拿着“红宝书”, 带着《红卫兵证》,高唱着“造反有理”等革命歌曲,从学校,即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码头李镇出发,徒步到了天津和首都北京。
     我们从学校出发,先步行7天的时间,到了天津。路程260公里左右。在天津参观了河北大学等高校的“文革”后,又步行从天津向往心仪已久的首都北京。
     我们的小队伍,在从天津前往北京的公路上,有两次婉拒了解放军让上车的好意。凭解放军身上穿的衣服判断,一次是海军,一次是空军。解放军叔叔或者是老大哥,都是开着“解放牌”大卡车,看到我们十五六岁的孩子,背着背包走路很艰难, 都是慢慢把车停在公路边上,从司机楼里下来,招呼我们:“红卫兵们,上车吧!”我们带队的,两次都是毫不犹豫地婉拒了解放军:“谢谢!我们要徒步到北京,经受锻炼。”我们到北京后,食宿在朝阳区。照片是我们当年在天安门的留影。


     “文革”前期,全国的大中学校学生和部分教师,参加了“大串联”。据《中国共产党历史》载,从1966年8月18至11月下旬,仅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8次接见“红卫兵”就达1100多万人次。没有被毛主席接见、只参加“大串联”的就更多了。
      “大串连”,开始是学校组织,挑选政治条件好、政治表现好的学生;后来是由所谓的“造反”组织的学生自己联络人员。
     外出“串联”,一般是徒步,有的是乘车。当时,凭《学生证》或《红卫兵证》,免费乘坐汽车、火车和市内公共汽车。而且,免费食宿。食宿开始在大中小学校,后来学校住不开了,各街道办事处都被动员起来接待“红卫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评分

参与人数 4人气值 +18 收起 理由
游游 + 5 赞一个!
真诚永恒 + 5 赞一个!
真真 + 5 赞一个!
冯以农 + 3 紧跟毛主席闹革命!

查看全部评分

耄耋庠生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6-12-2 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6-12-2 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朋友的回忆录:婉拒解放军
发表于 2016-12-2 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回到了那个火红的动乱年代。大串连时我也去了北京,是解放军哦。当时我有一个照像机,见到这些红卫兵小将们,如此热爱毛主席,如此热爱天安门,就在天安门为他们拍照,不但没遭婉拒还大受欢迎。见我胶卷有限,就纷纷拿出他们自己的胶卷,拍了一卷又一卷,这批拍好,另一邦红卫兵又上来了,那时很少有人有相机的。你这样照片是不是我拍的。留影的数以百计的红卫兵的模样记不起了,但他们一定还记得是我这个解放军,为他们留下的历史记载,现在想起来还很开心。
不老松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6-12-2 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6-12-2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紧跟毛主席闹革命,接受洗礼,锻炼意志!
发表于 2016-12-2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大哥的回忆——婉拒解放军
发表于 2016-12-2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朋友精彩的佳作。上午好!
发表于 2016-12-2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哪个年代真是好玩,红卫兵们吃的住的也不知是什么部门拨款。照片里看不出哪个是文哥哥。
真诚永恒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6-12-2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6-30 23: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