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1567|回复: 13

[闲唠家常] 胡思乱想:我看还是应该把粮食生产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3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听说,几年前,有一次温总理从南方回来后曾感叹:江南已经见不到成片的农田了
情况确实如此。如果春天你到我们乡下来,已经见不到我那当年下乡插队时的黄镶绿嵌的锦绣景色了,见到的农田不少连片荒芜着,里面杂草丛生(待价而沽),要不就是连片的绿化苗圃,或者就是高楼林立的大学校园。那杨万里笔下的,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乡村美景只能在梦中去寻觅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日前,我和去年承包50亩水稻的老农聊天得知,他说,他去年承包种植50亩水稻,总共才收益7500元。
具体是这样的,承包种植前先付给村里承包费每亩500元,化去2万5千元,年底收到稻谷5万零5百斤,每斤0。9元,得4万5千4百50元。可种子。机耕费。肥料(涨的特快,本来碳胺每包27元,现涨到47.5元)收割费等等成本就化去2万8千多,亏得现在不用交农业税,上面补贴每亩300元。这才没有亏。可人累的要死,所以。今年打死我也不再承包种植水稻了。
听到这里,我不禁浮想连翩,以前,曾看过晁错的(论贵粟疏)。他在文中说,民者,在上所以牧之,趋利如水走下,四方无择也,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非可一日成也。感觉文中虽有帝王御民之术,不足为今人道也。可换个角度看。他说,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也确实有一定道理。
想起自己小时侯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虽然定量每月有20斤,可肚里没有油水,老是饥肠辘辘的,上学父母给的中饭。不到9点就偷吃完了,到中午放学时,只好舔着嘴唇。看人家香甜吃饭,那时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
还有。目前
农田的占用或破坏已经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过去我们松江是有名的鱼米之乡,那张翰就是思念家乡的莼菜和鲈鱼,情愿辞官归里的。不说景色秀丽,光说老来青大米吃口软糯就闻名遐迩,当时,自己本地出产的稻米吃不完,每年光大米,就调拨大上海5万多吨。可现在随着大学城,电子城,植物园等等的开发,连片的水稻田已经难觅踪影了。居民餐桌上吃的大多是来自江苏,安徽的米,要想吃吃口软糯的本地米。简直可以说是种奢念了。
所以,在此,胡思乱想一通,也许是杞人忧天吧,希望上面还是要把粮食生产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别让我们的孩子尝到我小时侯那
看人家香甜吃饭,
自己饥肠辘辘的滋味呀

评分

参与人数 10人气值 +41 收起 理由
冬之萍 + 5 大赞!
公主 + 5 受益匪浅!
荷花琴声 + 3 赞一个!
一师 + 2 赞一个!
鴳雀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1-3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数据也不知真假,我的老家湖北京山是鱼米之乡,有亲戚种粮食,收入好像不止这点,就是很累人。当然种粮食不如打工来钱。我生活在成都郊区,看见大片的粮田被征用,真令人担忧。
阿忙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7-1-3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7-1-3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寒江老师美文,现在全国各地都有大片土地被征用,农民没有地种都外出打工,将来粮食会出现危机,呼吁政府值得深思!寒江老师忧国忧民,好帖子!点赞!
 楼主| 发表于 2017-1-3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我的原创帖怎么到这里来了呀????
发表于 2017-1-3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应楼主要求把自己的原创帖移回上海家乡版块。
发表于 2017-1-3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不是杞人忧天,是为忧国忧民,值得深思!
溪流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7-1-3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溪流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7-1-3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周新光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7-1-5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6-3 07: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