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1699|回复: 7

[史海钩沉] 鸡年,也说说‘鸡’姓。算是新闻分享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8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耄耋庠生 于 2017-1-29 10:39 编辑

   发现自网络,详情请浏览,,,,,http://new.item.btime.com/332clp89gjm9pf9q7qllpp2gvdt?from=browser   
鸡姓原为佛山"土著"四大姓之一 如今或只剩三人
2017-01-29澎湃新闻网     
1月28日,农历鸡年大年初一,佛山市三水区南山镇,70岁的鸡美英与家人团聚。按照习俗,大年初二或初四等双数日,她会和相隔不远的姐姐、85岁的鸡二妹串门拜年。
作为越南归侨,这对"鸡氏姐妹",已在佛山共同度过了16个春节;作为鸡姓后人,她们又苦于佛山四大"土著"姓氏之一的鸡姓的没落--加上同为越南归侨、上门"认亲"的侄女鸡贤秀,整个佛山的同姓之人,或许仅有她们3人。
身为越南归侨和归侨后代,鸡二妹和鸡美英这对"鸡氏姐妹"和家人的春节过得有点不一样:她们会包长粽过年,并会将毛色亮泽的鸡、特有长粽和两三条蒜赠送亲友,而且她们都在双数日拜年,单数日则多在家中与儿孙享天伦之乐。

佛山"鸡氏姐妹"与记者合影,右一为姐姐鸡二妹,中间为妹妹鸡美英
华侨农场里的"鸡嫲"和"鸡姨"
距离南山镇小学不远,在漫江河边,连排平房组成了漫江二队,几辆新款汽车停在平房前的空地上,一群小孩在空地上左窜右跳玩着鞭炮。不时有穿着时髦的人从平房里进进出出,那是从各地陆续回到家里过年的人。常年留在家里的亲人则按部就班地置备物品准备过年,不难看出他们脸上都刻画着一份喜悦。
无论是归来的游子,还是留守的乡民,只要有人打听"鸡婆婆",他们总能说出"鸡婆婆"的住处,他们把年长那位称做"鸡姨",更年长那位称做"鸡嫲"。
"鸡嫲"和"鸡姨"的姓氏十分少见,以至于整个漫江二队就只有三个姓鸡的人,甚至极有可能是全佛山仅有三个鸡姓人。有趣的是,史书记载"鸡、田、布、老"是佛山的四大"土著"姓氏。但事实上,以上三位鸡姓人都不是佛山"土著"。
鸡美英告诉记者,她和姐姐祖籍应为广西防城港,很小就跟父母到越南谋生。1978年,姐妹二人先后乘船回国。按国家当时的难侨安置政策,鸡二妹直接被安排到迳口华侨农场,鸡美英被安置到海南屯昌。鸡美英的老伴在1993年去世了,当时两个儿子也都来广东打工谋生。经过多方考虑后,鸡美英在2000年春节后也住进了迳口华侨农场。
鸡二妹到三水迳口华侨农场后,祖籍同为广西的三水越南归侨鸡贤秀也上门来"认亲"。鸡贤秀比鸡美英小10岁,1979年前后从越南回国时被安置到三水,现在是鸡二妹和鸡美英的侄女。鸡美英说,因为侄女嫁给了村里的老王,而且又养羊又养猪,大家都叫她做"王嫂"或者"老板娘"。她一般很忙,很难找到她。
佛山"鸡氏姐妹"均为越南归侨,姐姐85岁,妹妹70岁,俩人身体状况尚好
家养17只鸡,包长粽过年
"过年食唔食鸡?梗系食啦!"中午时分回到家中客厅,鸡美英一边和提早回来的大儿媳胡晓燕包饺子,一边与记者闲聊。她说,自己家里就养了17只鸡,等到大年三十,一家人不仅要杀鸡,还要宰鸭宰鹅。但身为越南归侨和归侨后代,他们的春节又过得有点不一样。
原来,迳口华侨农场建成于1964年,1978年至1979年间,大批越南归国华侨迁居至此。目前,2000多名归侨侨眷主要生活在三水南山镇漫江社区,自从他们回国后,就一直沿袭广西人的年俗。
南山镇漫江社区居委会主任陈法皇也是一名越南归侨,当年回国到三水时他才5岁,他说,按照南山镇本地习俗,到了年初四,本地人都为探亲访友忙活了整整三天,但对不少越南归侨来说,初四只是他们相互走访的第二天。"我们都是在双数日去拜年,单数天一般都留在家里休息,与儿孙共享天伦之乐。"
越南归侨赠送亲友的过年礼物除了本地人都会带的水果、饼糖,还有毛色亮泽的鸡、特有长粽和两三条蒜。用来送人的鸡,都是归侨们早在半年前就开始圈养,一养就是二三十只。而长粽都是归侨们在年廿五到年廿八时做好的,邻居亲友围坐在一起,叠起几片冬叶,铺平糯米,平放一条腌好的五花肉,再铺上糯米后扎起。一户人做上20多斤粽子后,粽子要蒸整整16个小时。
"鸡姨"鸡美英在制作长粽准备过年,这是她们作为越南归侨独特的过年习俗
对于传统而特别的年俗,"鸡嫲"和"鸡姨"自然耳熟能详,但更多是苦于"无用武之地"。鸡美英说,本来鸡姓亲戚就少,加上她和姐姐年纪大辈分高,而大部分子女都常年在外,过去16个春节,常常是两姐妹在距离不到30米两个住处互相串门,今年20多条长粽也主要是为儿孙准备的。
身体尚好,平淡是真,团聚是福
因为鸡美英长期与1个孙子生活,难得盼到儿媳回来,鸡美英也十分享受与媳妇闲话家常的时光。鸡美英的大儿媳胡晓燕告诉记者,他丈夫名叫钟文德,今年45岁,小叔子比丈夫小两岁,另外还有一位1971年出生的小姑叫钟春香,家在深圳。丈夫和小叔子分别在东莞和深圳打拼,今年提早回家,两家人会在婆婆鸡美英家一起吃团年饭。
鸡美英生活节俭。2003年,她用积蓄在迳口华侨新村买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但是随着人丁越来越兴旺,70多平米的房子空间也越发捉襟见肘,现在她希望能够借助危房改造政策获得政府补贴,换一间大房子。
对比妹妹,鸡二妹的家族更大。鸡二妹的夫家姓宋,她的大女儿远嫁到广西,另有一儿一女在美国,两个儿子在佛山禅城,一个儿子在深圳,只有一个儿子留守南山,在家附近经营一家小食店。过去鸡二妹与留守在家的儿子住在一起,但得益于政府的危房改造政策,这个儿子在1月26日也正式搬入了新居。
"我们作为子女、媳妇的,倒是更希望看到两位老人家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胡晓燕说。而鸡美英也不时会对姐妹俩"还过得去"的身体状况感到欣慰。
链接
鸡姓古老,唐代兴旺,目前佛山"土著"鸡姓已无
鸡姓,是岭南地区特有的罕见姓氏,也是唐代佛山最为兴旺的姓氏。据《中国姓氏大全》等多部资料记载,鸡姓是佛山土著四大姓"鸡、田、布、老"之一,在上海、云南也有分布,但如今最为集中的应该在广西东兴。据广西当地媒体报道称,东兴一带姓鸡的约有1000多人。
鸡姓由何而来?目前尚无权威考证,不过史料基本离不开两种说法,一种是"奚隹"说:鸡姓的老祖宗原姓"奚",在朝为官,不幸被人陷害。为了躲避仇家,不得已在"奚"后加了一个"隹"字,变为"奚隹";另一种是"奚鸟"说:相传鸡姓的老祖宗是山东人氏,为了不让在战乱时结下的仇家找到,便在姓氏"奚"旁加了"鸟"字,"奚鸟"就这样沿用了下来。推行简体字后,不管是"奚隹"还是"奚鸟",都简化成了"鸡"字。
今天的佛山,保留着这个古老姓氏的人已远远不及700公里外的东兴。据悉,在佛山数百万户籍人口中,仅有3人还冠以鸡姓。这背后,映射的是时代的变迁、人口的迁移和姓氏的兴衰。
据了解,古时的佛山土著居民,均以务农渔猎为生,繁殖较慢,人口稀少。南宋以后,中原人口南迁,外来姓氏在佛山逐渐多了起来,不断与本地姓氏融合发展。田、布、老三个姓氏仍在佛山沿用至今,鸡姓却在清朝以后逐渐落寞衰败。据1990年《佛山市人口志》记载,新中国成立前,佛山姓鸡的尚有两名男子,在大基尾经营工业,而在1985年的调查中,原佛山"土著"四大姓中的鸡姓已无。
另补:
……

据鸡旭昭研究东兴鸡姓的“根据地”可以追溯到南宁苏圩。2004年,他还到苏圩参加过当地的祭祖活动。他介绍说,鸡姓者最初其实姓奚,高始祖叫奚廷拱,原籍山东。明朝永乐年间,为抵御日本倭寇对我国东南沿海的侵袭,朝廷在各省征集名将,奚廷拱以武举出身应征从军。后来随军转战到广西,奉命任南宁总戌。再后来的时候,因为朝廷政权更迭,退出官场的奚廷拱带着子嗣到了迁龙寨定计庄(现邕宁苏圩一带)扎根谋生。

广西东兴市横隘村的村民鸡贤益说,从祖辈保留下的印章得知,东兴市的“鸡”姓原本是“雞”字,使用简化字后没有了“雞”字,只能用“鸡”为姓,一些原本姓“雞”的族人现都已改姓“奚”了。



折叠

东兴市内的“鸡”姓属于同宗同祖,“鸡”姓祖坟在那漏村附近的“圆蹄牛”山上。每年“鸡”姓的村民都会在农历三月三去“圆蹄牛”祖坟处扫墓,通常当天会有五六百人参加。据村里的老人们介绍,当年“鸡”姓老祖宗生了7个儿子,七房“鸡”姓分布到东兴各地,至今已有8代。 在东兴市江平镇,姓“鸡”者主要分布在北部的山区,那漏村属于“鸡”姓相对集中的村。在那漏村,两个村民小组300人都姓“鸡”,而横隘村“鸡”姓者也有很多,不过住得相对分散。









发表于 2017-1-29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朋友精彩佳作!新春快乐!健康长寿!阖家欢乐!
耄耋庠生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7-1-29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不老松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7-1-29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7-1-30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分享朋友精彩佳作!春节快乐!
长风老人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7-1-30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7-1-30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耄耋庠生 发表于 2017-1-29 10:41
……
        据鸡旭昭研究东兴鸡姓的“根据地”可以追溯到南宁苏圩。2004年,他还到苏圩参加过当地的祭祖 ...

感谢关注,都是您老的功劳啊,呵呵,祝你健康长寿,新年快乐发财,,,
 楼主| 发表于 2017-1-30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申老李 发表于 2017-1-30 09:56
欣赏分享朋友精彩佳作!春节快乐!

谢谢您老,光临惠顾,祝你新年快乐,阖家幸福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6-28 13: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