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733|回复: 2

[健康] “救命药”卖得是药效,不是包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26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救命药”卖得是药效,不是包装
大瓶装变成独立包装,100片变成15片,药还是那个药,价格却涨了近11倍,,毫无疑问会加重患者经济负担。可厂家却美其名曰“保证药效并避免浪费”,敢情还是在为患者考虑,药厂的这波操作真是666,不能不令人“佩服”,简直就是变相涨价的典范之作。须知,“救命药”卖得是药效,不是包装,换个“马甲”就涨价,这不是为患者考虑,而是在趁火打劫,用“救命药”来绑架患者,令其在生命面前,不得不服软就范,乖乖掏钱买药。
近年来,药品换包装就涨价的情况非常普遍,其中有部分属于合理性涨价,新包装需要新工艺,确实增加了成本,但涨价并不多,患者也能承受得起,而更多的则是以换包装为由头,借机乱涨价,动辄就是几倍、几十倍的涨价,完全不合情理。其实,药厂要想洗清涨价嫌疑,也很简单,公开更换包装后的生产成本,让业内专家来评估其是否合理,否则空口说白话,怎么看都信不过。
药品与其它商品不同之处,乃在于药品是以治疗疾病为目标,重在疗效和安全,包装适度即可。如果仅是换个新包装,对发挥药品功效毫无作用,反而是在增加额外的生产和销售成本,并通过转嫁方式增加病人的消费负担,进而导致社会总体医疗费用的抬升,浪费在不必要的包装上。
可见,此次“救命药”换包装涨价近11倍的合理性,确实存在很大的疑问,厂家的解释,并未说服大众,反而引发舆论质疑,说明其涨价理由缺乏逻辑性,值得去探究背后的真相。早在2011年,发改委就明确提出“同种药品禁以换包装变药名变相涨价”,可禁令并未发挥作用,仍然有大量药品依靠“换马甲”涨价,导致药品价格非理性上涨,大大加重了患者的看病负担。
药品换包装价格就暴涨,利润亦藉此大幅度提高,如此简单的牟利手段,实在是太过轻松,而费心费力研发新药,不仅投入大,失败风险更大。两相对比,药企自然会选择简易模式,躺着赚钱即可,何必冒险搞研发。长此以往,药企的核心竞争力下滑,对社会的贡献也会下降,不利于行业发展,也不利于新药研发。因此,监管部门需要采取行动,严把药品审核关,杜绝“换马甲”之风,对借机涨价者,施以重罚,以严格控制药品价格,避免非理性涨价。
发表于 2019-9-26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医,药乃治病救人之谓也,是以为尊,为贵,人皆敬之,仰之。非如此,甚至更有过之则必当人人口诛笔伐,桩桩罪行必当依法论处。
“监管部门需要采取行动,严把药品审核关,杜绝“换马甲”之风,对借机涨价者,施以重罚,以严格控制药品价格,避免非理性涨价。”,此言甚是。只是此类事非一时一事,又与之奈何?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6-9 17: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