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3053|回复: 16

[史海钩沉] 一个充满红色基因的村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23 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文字虫 于 2018-11-23 07:44 编辑

一个充满红色基因的村庄
------松篱村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徐家庄乡松篱村,是一个有着300余户、1000余人的村庄。
       松篱,虽一普通、不大的村庄,但人杰地灵,出的名人不少,充满了红色基因。
战争年代的红色活动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松篱村里发生过载入冀州史册的3件红色事件。
       村中谈判。《冀州市志》载:为制止摩擦,冀南党政军领导人徐向前、杨秀峰、宋任穷、陈再道等人,代表八路军与国民党河北省党部主任委员、省政府主席鹿钟麟,“在松篱村,谈判先后达10多次”,耐心争取其团结抗战。
       1938年,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欲组成统一战线,“坦诚合作,共同抗战”。而国民党却“消极抗战、积极**”,反复制造与中共的摩擦。我党和八路军积极开展了有理、有节的反摩擦斗争。
      1938年9月底,鹿钟麟及省政府从今北漳淮乡北冯管村迁移到松篱村驻扎,部分人员驻在松篱村东邻淄村。
      1938~~1939年,在松篱村的谈判,就是我冀南党政军的反摩擦斗争。有记载的情况如下。
      1938年9月底,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带员与鹿谈判。
      1938年12月10日,冀南行署主任宋任穷来该村与鹿谈判。
      1939年1月4日,129师司令员刘伯承和宋任穷由南宫到该村,与鹿就团结抗日、解决冀南地区摩擦等问题进行会晤,因鹿的搪塞、无诚意,未取得实质效果。14日再次谈判。
      鹿钟麟及省政府于1939年2月从松篱村离开,呆了5个多月的时间。
       驻扎军校。1946年底,八路军晋冀鲁豫军事政治大学(以下简称“军政大学”)由太行山迁入松篱村、淄村、冯家庄村等村。其总部驻扎在松篱村。该大学1947年秋天迁入永年。
      军政大学前身是“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一部。   
      当时,校长是刘伯承,政委滕代远,教育长赵再生。1948年,并入华北军政大学。
      军政大学总部,设在马紫波家。马紫波家在马家胡同,深宅大院,房屋多,而且易守易攻。
       警卫连,集中住在赵家胡同。炊事班设在赵庆居家老院里南屋。
       作战指挥部,在村民张绍贤家。因为他家是“两进院”,院子大,房屋多。
       目前,仍然保留着二门门楼和北屋。
       电话班,在张其石家。他家是楼房,楼顶竖有电线。
       张贵欣家,有个闲院,经常住着10来位伤病员。
       学员们,都分散住在农户家。
      当时,军政大学的学员们,每天上课学文化、学军事知识、开展军事训练。
      当时,军政大学的干部、战士还经常走家串户做群众工作,或者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他们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村里书写标语,在街头演出文艺节目。
      踊跃参军。1947年春天,松篱村青年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大扩军”号召,踊跃报名,有40多名青年参了军,被编入新组建的“冀南十团”。
经过一系列工作,在农会主任、中共党员马金辉等带动下,青年们踊跃报名,驻村的八路军晋冀鲁豫军事政治大学和村农会,联合为第一个报名的马金辉和第二个报名的马殿奎两个家庭,敲锣打鼓送去了写有“名列成均”和“人民功臣”匾牌。
      很快,全村就有40多名青年入了伍。
      从名单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赵玉恩、赵玉霄、赵玉扬、赵玉西、赵玉功和张桂杰、张桂淼,马丙五、马丙辰,赵金榜、赵金良,均为族兄弟。

建设时期的奋斗典型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长时间内,松篱村是冀县(今冀州区)400多个村中的先进典型。
        五“红旗”之一。松篱村,在20世纪50年代,是冀县“社会主义建设‘五面红旗’”之一。
       所谓 “五面红旗”,即当时冀县社会主义建设搞得最好的5个村庄,分别是西沙疙瘩村、东兴村、殷家庄村、韩家庄村和松篱村。
      那时的松篱村,一是,农业互助组、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全县组织比较早、发展比较好。1955年3月24日,冀县县委决定,整顿、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简称“整社”),“二区西沙乡郁洛善社、一区殷庄乡殷广训社和四区松篱村为县重点”。
       二是,农业生产比较好。1958年6月,全国贯彻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松篱村开始平整土地,建方田,打井兴水利。特别是,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大力发展棉花生产。农业生产位全县前茅。
      50年代后期,冀县全县平均粮食亩产不足200斤,棉花亩产二三十斤。而松篱村粮食亩产已经达300斤左右,棉花亩产50斤左右。粮、棉产量均为全县之高。
       首批“上纲要”村。松篱村,是冀县20世纪60年代首批“上纲要”的村。
      所谓“上《纲要》”,就是粮食亩产400斤以上;棉花亩产(皮棉)60斤以上。
      1966年,全县400多个村中,仅仅有6个村粮食亩产上了《纲要》。其中,松篱村404斤,是当年全县粮食平均亩产138斤的2.9倍多。
      1965年,松篱村棉花亩产100.7斤,是当年全县棉花亩产48斤的2倍多。当年,全县400多个村中,仅仅有5个村棉花亩产100斤以上。松篱村的棉花亩产,1965年和1966年连续两年在全县400多个村中,排位第三。
       “大寨式”大队。1975年,松篱村被冀县县委、县政府命名为“大寨式大队”。
       这一年,松篱村的粮食亩产比全公社平均数高100多斤,棉花亩产比全公社平均数高50多斤。
      所谓“大寨式大队”,就是如同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大寨生产大队一样的大队。源自于全国的“农业学大寨”运动。
       1964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人大会议上把大寨经验概括为:毛泽东思想领先、政治挂帅的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

历史涌现的先贤俊才
       松篱村的历史上,涌现出许多先贤俊才,他们在不同时期,为党、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
       抗日县长马紫波。马紫波(1897—1960 年),原名马金涛,后改名马涛,字紫波。是冀县抗日政府第一任县长。
      1937年“七·七”事变后,马紫波由于受了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的影响,抗日热情日渐高涨。
      1938 年2 月,以陈再道、李菁玉为首的八路军东进抗日游击纵队到达南宫,旋即计划成立冀南军政委员会。马以冀县上层进步人士身份,应邀参加了筹备工作,并为军政委员会的成立起草了《章程》。
       军政委员会成立后,马被杨秀峰、宋任穷二主任委任为冀县“战委会”主任,“战委会”全称是“中华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冀县委员会”,代行县政府职权;其主任代行政府县长职权。      
       马紫波任“战委会”主任后,在今北漳淮乡西南王村办公。同年6月,冀南军政委员会召开各县县长或战委会主任联席会议,会开了7天。会中,杨秀峰、宋任穷及刘铁之等领导同志接见了马。
       1938 年4月,在“战委会”基础上组建了冀县抗日政府。马紫波被任命为抗日县长。
       他是在抗日战争期间的第一任县长,也是历史上唯一的一任冀县抗日政府县长。因为,是年11月,就更改为冀县抗日民主政府了。
       他任冀县抗日政府县长,虽然仅七八个月的时间,但是,做过许多有益的事情,是应当予以肯定的,在我县的发展和抗日斗争史上,是值得一书的
       张金涛与邱少云是同连战友。张金涛,又名张恩波。生于1918年农历八月初三,卒于1996年,享年78岁。
       他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于1947年4月,满怀激情入伍参加了八路军,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战役、战斗。后随部队开赴朝鲜,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在部队担任排级司务长
      他在部队,与著名英雄邱少云是同一个连的战友。
他们的连队1949年是,中原野战军第二纵队第29师87团9连。历史资料标明:邱少云是“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为第15军第29师第87团第9连战士。”《老年日报》2018年1月12日第7版刊登的甘肃.陇南锁德成题目为《我与邱少云一个班》的文章中,写道:“1949年12月底,邱少云被编入二十九师第八十七团第九连”。
       张金涛比邱早入伍两年多的时间。
       他们的连队1952年在抗美援朝时是,“第二野战军第29师第87团第9连”。
       据人们回忆,张金涛曾经说过,在部队,自己与邱少云就比较熟悉。在朝鲜战场上,邱的牺牲地距自己所在地仅仅10余米远。
       张金涛在部队屡立战功。张金涛后人现在仍然很好地保存着老人在部队的2个《功劳证》和1枚奖章。
     他于1954年末被批准复员,回到了家乡。在家乡当了20来年的生产队政治指导员。他有4男3女7个孩子,家庭人口多,生活比较困难,可始终没有向组织要过照顾、救济。
       张世权参加了上甘岭战役。张世权,生于1930年,卒于1985年,享年55岁。
       人们最难以忘记的是,他在抗美援朝时,参加了上甘岭战役。
       张世权于1947年,在母亲的大力支持下,年仅17岁,入伍参了军。
众所周知,上甘岭战役,敌、我用兵多(均4万余)、伤亡多(均万计),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十分艰难、惨烈的战役。
      1952年10月,年龄22岁,已经是中共党员、侦察兵特务连连长的张世权,参加了上甘岭战役。他入伍时的部队是晋冀鲁豫野战军,当时,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十五军,军长秦基伟是上甘岭战役的主要指挥官。
       张世权在上甘岭战役中,带领一个加强连,实行对敌阻击任务。他组织全连干部战士死死盯着敌军(步兵),只要发现敌军一出动,就机枪、冲锋枪、手榴弹、手雷一齐上,予以猛烈阻击,在半天的时间内,打退了敌人的七八次出动。
      后敌军炮火覆盖射击,火力密度很高,使我军无力反击,鲜血染红了阵地。张世权接到撤退命令时,仍然在把机枪架在树上向敌人扫射。他离开阵地后,才发现全连仅仅他和警卫员2人幸免阵亡。
      他在部队奋勇杀敌,多次立功、获得勋章。可惜,其后人没有把立功证、勋章保留下来。
       张世权于1962年已经是团级干部,却放弃了转业到地方担任供销社主任,经组织批准,与妻子及3个孩子,复员回了老家。
       他复员在老家,先后担任村民兵连长、生产队长、生产队政工员。他担任民兵连长时,被公社武装部聘请,负责全公社民兵的打靶和爆破训练,取得过全县民兵训练先进公社成绩,得到县和公社武装部的好评、表彰。
      模范村支书张世荣。张世荣(1921~~1990年),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上世纪40年代农业生产互助组起,担任村干部40余年,其中,当村党支部书记30年。1958年曾经出席“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代表会议”,获奖章1枚(见图),英雄牌钢笔1支。1964年,参加了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的北方棉花生产座谈会。
       他在全县较早地组织52个分散的农户成立了农业生产互助组,随后,又发展为全村村民加入的初级、高级农业合作社,带领村民互助合作,发展农、副业生产。
       1955年,他组织在村北打了1眼铁管深机井,为全县第一批(3眼)。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领导的松篱村一直是全县先进、全公社(今乡镇)最好。从60年代末开始,他就组织村民,大力开展副业生产,年收入40多万元,当时为全公社20个村之首。他们“以副养农”,打机井40多眼,数量曾经是全公社其他19个村的总和。他还组建试验场,坚持科学种田。因此,他们村在全县较早实现了“旱地变水田”,村里的粮、棉产量和农民纯收入位列全县前茅,50年代,是冀县(今冀州区)“社会主义建设‘五面红旗’”之一、六七十年代的“学大寨”先进典型。
      张世荣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十分关注农民的精神和物质生活。他时刻关心着村里的五保户和贫困户。1963年,他们村遭遇特大洪水,全村房屋大部分倒塌。洪水后,他组织首先把10多个五保户和贫困户的住房修盖好。
       张世荣当村干部几十年,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他几十年的形象是,家做衣裤家做鞋,头裹白毛巾,肩背粪筐。无论工作多么忙,年龄大后,体格多么累,也要坚持每天到地里看庄稼、干些活儿。许多老人难以忘记,60年代时,他与在村“蹲点”的副县长殷喜顺一起,专门挑挖粪圈的活儿来干。当时,挖粪圈是农村中公认的最累最脏的。
      张世荣几十年如一日,一个心眼工作,把私抛弃到一边去。
      他当村干部几十年,家务活儿都甩掉啦,全靠母亲和老伴。他每天都是上午、下午、晚上“三开饷”去工作,在家里只是吃3顿饭、晚上十一二点后来睡觉。有个头痛感冒的小病,也坚持出去。他老伴说:“家只是他的个旅店。”他母亲去世和几个孩子婚嫁期间,都没有放下村里的工作。
       张世荣终生严以律己,一尘不染。到如今,人们一提起他来,都说:“他有‘4个从来没有’”。1. 从来没有在人们家里吃喝过。村里村民,包括他们张姓家族,有红白大事,他一定帮忙,但是,几十年来,不在别人家里吃喝。2. 从来没有参加过村里副业的吃喝招待。3. 从来没有在招待打井人员的伙房吃过饭。当时,人们生活比较差,但是,招待打井人员比较好,一般都是吃大饼卷肉、馒头炖肉。他们村打井很多,他从不参与吃饭。4.从来没有收过礼。


评分

参与人数 2人气值 +13 收起 理由
阿强 + 3 赞一个!
克和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11-23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大哥的佳作。上午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值 +8 收起 理由
克和 + 8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3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强 发表于 2018-11-23 08:51
欣赏大哥的佳作。上午好!

谢谢朋友第一时间关注、问候!互相学习交流。上午好!
发表于 2018-11-23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佳作,问候朋友!
发表于 2018-11-23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虫 发表于 2018-11-23 09:35
谢谢朋友第一时间关注、问候!互相学习交流。上午好!

祝大哥天天开心,健康快乐。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4 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版主设置高亮!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4 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克和、阿强评分、鼓励!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4 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克和 发表于 2018-11-23 10:14
分享佳作,问候朋友!

谢谢朋友关注、问候!互相学习交流。上午好!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4 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强 发表于 2018-11-23 10:23
祝大哥天天开心,健康快乐。

谢谢朋友!双休日开心!
发表于 2018-11-24 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分享朋友佳作!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4-24 17: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