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可爱老人网 返回首页

李刚的个人空间 http://keai99.com/?118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西游记之盘门三景

热度 3已有 1215 次阅读2018-4-21 17:19 |个人分类:游记| 苏州、盘门

 
西游记之盘门三景

 2018年4月4日,我们从杭州的丝绸博物馆出来乘大巴来到了苏州的盘门景区。虽然没有强制购物的要求,但从导游那满脸官司的表情看得出,我们的购物额度没有达到他的预期。

 座落于苏州古城区西南隅的盘门景区,拥有久负盛名的瑞光古塔、绝无仅有的水陆城门、享誉海内外的吴门古桥,分别为国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迹众多,人文景观丰富。具有传统古典园林一池三山格局的中央庭院及古建精品、水乡风情、山池亭榭、湖光山影为一体,显得雄健、舒张、大气,使盘门景区既不失苏州古朴沧桑的历史感,又具豪放、明快的现代气息。

 

盘门。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西南隅,古运河之畔。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0525日,盘门作为元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苏州城最初是周敬王六年(514)吴王阖闾命伍子胥所筑春秋吴国都城,盘门为吴都八门之一,古称蟠门,门上曾悬有木制蟠龙,以示震慑越国,又因其水陆相半,沿洄屈曲,得今名。现存城门为元至正十一年(1351)修筑。

盘门的主要结构有:

盘门水城门。是国内外唯一保留完整的水陆并列古城门,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物价值。水城门由两重拱式城门和水瓮城贯穿而成。水闸用绞关可随时开闭,这种周到的战备与防洪设计,是古代筑城史上因地制宜的创举。水门由相距4.6米的内外两重城门组成,纵深24.5米。外门石拱券作分节并列式构筑,金刚墙高达7.25米,墙角各立方石柱,上架楣枋以承拱券。拱券矢高2.75米,开有闸槽。内外水门之间,南北砌泊岸,东南隅城墙内辟有洞穴通道,可循石级登城台。内门由三道纵联分节并列式石拱串连构成,三拱尺度不一,第三道最大,高9.7米,宽9.3米,深6米。内外两水门建筑结构不同,非同一时代遗存,外门显然早于内门。

水城门通道。瓮城东南隅内侧修建的洞穴式通道,高1.80米,宽0.9米,仄而陡直,古时为守军上下秘密观察和启示闸门之用。陆门也有内外两重,期间为平面略成方形的瓮城,内周长约177米,城墙高8.1米,下以条石为基,上砌城砖。内外两门错置,外门在瓮城东北方向,由三道纵联分节并列式石拱构成左右城墙亦花岗石砌筑,均为近代改建。内门偏于瓮城西南,以三道砖拱构成,其中第二道拱转换90度砌筑,第一、三两道各厚三层,采用二丁一顺砌法。门洞纵深13米,宽3.9米,第三道拱高5.45米。为增强稳固性,门外左右加筑梯形护身墙。第一道拱上开有""字形小"",是对付敌方火攻的灌水口。此门年代较早。登城坡道在城墙北侧,可自东而西上至城台。

城墙。盘门现有城墙全长300多米,高5米多。从城垣北侧石板坡道登上城墙,可以看到整个陆门、水门套城的布置和结构全貌。城墙上的雉堞、垛口、射孔 、炮洞、闸口 、绞关石 、天井(防火用设施)均历历在目。

瓮 城。瓮者,口小腹大,盘门陆城门两门非轴线同朝向,中间为边长约20米的方形空地,故称瓮城。瓮城四周城墙陡峭,一旦诱敌深入,闸断退路,如同瓮中捉鳖,可获全歼之胜。瓮城为元末张士诚重建,后经明清两代续修,仍具原有形制。

绞关石。水城门拱券有闸槽,有绞关石,城台上从绞关口沿闸槽可落下和开启水城门,既是防御设施,也可控制城内河道水位,便于防洪泄洪。

土 炮,古代盘门乃兵家必争之地。为重现昔日吴都风貌,城楼正前及东南方架有三尊清代制造的土炮。土炮的炮身长度分别是120厘米、130厘米、160厘米,炮口直径分别是8厘米、10厘米、12厘米。古盘门由水陆两门、瓮城、城楼和两侧城垣组成,这是古代筑城史上的创举。

瑞光寺塔。三国吴赤乌四年(241 年)建普济禅寺10年后建十三级舍利塔,因塔常呈五色瑞光,寺遂名 瑞光寺。在塔内发现文物证实,塔始建于宋景德元年(10 04年),约历24年而成。殿宇构筑全毁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 兵乱之中。塔亦几经兴废,重修重建达18次之多。为七级八面砖木结构楼阁式古塔,塔高53.57米。垂直轮廓逐层收缩,略成微曲,其形秀美古朴,体现了唐宋之际古塔的风格和结构特点, 是宋初南方砖木结构楼阁式塔之佳构。1978年在塔的第三层天宫中发现国家级文物真珠舍利宝幢,及嵌螺甸经箱碧纸经书《妙法莲华经》、铜质金涂塔、铜佛像等文物。瑞光塔位于原普济禅院(宋改名为瑞光禅院)内,相传三国赤乌十年(247年)孙权为报母恩所建,当时称"报恩塔",是苏州最早的佛塔。今塔于北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重建。

吴门桥是苏州市区现存最高的一座古石拱桥。始建于北宋元丰七年(1084年),桥的建成结束了盘门摆渡的历史,故称"新桥""新桥"由北岸两座相接的木桥加南岸的石桥组成,当时又称"三桥"。南宋年间,将"三桥"改建成三孔石拱桥,并改名为吴门桥。清代重修成单孔石拱桥,以苏州金山花岗岩构筑,杂有少量宋代旧桥所遗的武康石,成为建桥历史悠久的见证。桥身全长66.3米,中宽4.8米,拱券净跨16米,自水盘石面至桥栏顶通高11米。南北坡各有步阶50级,全以整块条石铺设。拾级而上,但见桥下水网交织,舟船往来,城楼巍峨,古塔生辉,远山近水尽收眼底。

看过这些中国古代建筑,真的是感慨万千,更是感叹古人的聪明才智。感叹之余想想中国现代的建筑便又生感慨。社会进步了,人类的智慧也得到了升华。但可悲的是现代的建筑竟如此的脆弱不堪一击。新建的桥梁没几年就断了、新盖的楼房没几年就塌了、新修的路没几年就陷了···,如此等等。是现代人没有古人聪明还是现代的建筑技术不如古人?这时,我想起了朱元璋修明城墙时对建筑材料—砖的质量规定及处罚:每块砖上都要刻上烧砖人的姓名,如果第一次不合格,可以拿回去重烧,如果第二次还不合格那就要满门抄斩甚至灭九族。如此看来,不是现代人不聪明,也不是现代的建筑技术不如古人,而是法律的不健全、不完善或不严厉,也或是有法不依。

 

 

 

 

 



握手

路过

雷人
3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炳哥 2018-4-21 18:21
  
回复 玉香 2018-4-21 21:01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会员

        
发布主题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4-27 05: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