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7988|回复: 34

“老三届”:一代人的淡出_历史(转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28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三届”:一代人的淡出_历史(转载)

    “老三届”:一代人的淡出2010年01月25日 10:12文汇报

  由于“老三届”特殊的经历和锻炼,其中的“成功人士”不算少,但较多的“老三届”,在当前的经济形态中,属于相对弱势的一群。当逐步淡出社会一线的时候,最让他们发愁的问题,恐怕是社保制度特别是医保制度的不够完善
  有一个群体,三十几年间,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个领域,都是一股十分活跃的力量。现在,因为年龄的关系,他们正逐步退出社会一线。这就是所谓的“老三届”。
  “老三届”,是百姓口口相传的俗称,含义比较宽泛。最初,它代表的是“文革”爆发时在高中与初中就读的一批学生;后来,它又涵盖了“文革”初期尚在小学中高年级、以后才陆续进入中学的一批学生。后者也曾被称为“新三届”。久而久之,前者与后者的差别渐渐模糊,于是,“老三届”便成为他们统一的称呼。
  这样,“老三届”出生时间的跨度,前后大体上有10年。他们之所以被作为一个群体看待,是源于某些共同的特征。
  一种十分重要的基层力量
  他们是“文革”初期被广泛动员和利用的基层力量,就是所谓的“红卫兵”与“红小兵”。其中一些人,因幼稚而狂热,做过错事甚至坏事。之后,他们与我们的国家一起历经磨难。千百万知青的上山下乡,尤其让他们从狂热到冷静再到觉醒。因此,他们又是较早反思“文革”的群体,最后,成为推动“文革”结束的强大的基层力量。
  由于上述的原因,他们理所当然地是改革开放的拥护者,改革开放之初,他们的受益也是明显的。例如,恢复高考使他们中间的一部分重新回到学校,知青返城则让更多的年轻人重新升起了理想的风帆。在30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他们从国家基层到上层的所有领域,都是贡献巨大的社会力量。30年一晃而过,他们从30岁左右的青壮年变为60岁左右的中老年,我们的国家则由经济崩溃边缘走向全面繁荣富强。“老三届”们最好的年华,是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上遍地盛开的小花。
  还需要指出他们具有的一个相同的特征:由于在“文革”前接受了中等或者初等的教育,使他们在恢复高考时具有某种竞争优势,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国家的认知具有连贯性。他们可以尖锐地发现社会的种种问题,但也清楚地明白国家走到今天的艰难性;他们的记忆中,既有“文革”狂热的可怕,也有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饥饿的恐惧;种种权衡,让他们清醒地意识到,渐进性的改革,对中华民族而言是最好的选择。正因为如此,他们又是若干年来,每每遇到社会动荡时,十分重要的基层的稳定力量。
  “老三届”淡出社会一线,将留下不少难以立时弥补的空缺。像笔者长期工作过的新闻出版业,在五六十岁这档人的后面,四五十岁的相同层次的编辑,数量相对较少,要到三十多岁的这一档才多起来。原因已经在前面分析过。恢复高考之初,“老三届”在知识储备上有优势,考进大学的多些,而紧挨在他们身后的弟弟妹妹们,由于在“文革”期间的学校里基本没学到什么,想考进大学就比较难了。年龄层次的断档现象,是无可挽回的历史造成的。这将在一定期间内,对各方面的事业有或明或暗的消极的影响。
  一个眼下相对弱势的群体
  写本文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指出以上人所共知的事实,而是希望为“老三届”呼吁点什么。
  笔者属于“老三届”,朋友圈中也以“老三届”为主,对他们的甘苦知道得自然多些。据我观察,由于“老三届”特殊的经历和锻炼,其中的“成功人士”不算少,但从统计学的角度分析,那仅是浮在社会表面引人注目的一小批幸运儿。恢复高考的时候,我们幸运地走进了大学。但更多的同龄人,由于十年动乱,永远地与高等教育绝缘了。他们的命运,坎坷得很:在改革开放之前,他们多数上山下乡,没有基本的收入;改革开放前期,讲文凭的年代,他们缺乏优势,拿不到好岗位;到市场经济热火朝天的时刻,一切讲竞争拼搏了,年龄和家庭负担,又让他们力不从心。可以说,除了进入上层建筑的少数人以及在商战中获胜而浮出水面的极少数,较多的“老三届”,在当前的经济形态中,属于相对弱势的一群。当逐步淡出社会一线的时候,最让他们发愁的问题,恐怕是社保制度特别是医保制度的不够完善。
  重点说一说医保问题。因为“老三届”以及他们前面的各“届”,已经“老”了,看病吃药是谁也无法逃脱的实际问题。某些医保制度的设计者,总喜欢搬出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例子,说国家承担不了太大的医保负担,要个人多承担一些。他们也许忘记了一个基本的事实:“老三届”们,在30岁之前当知青,基本没收入;后面的一二十年,又是低收入;再后来,为改革转型作出牺牲,不少人提前下岗。这和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中的员工,工作一辈子有较多的积蓄,完全无法类比。要“老三届”在退休以后,较多地承担自己看病的费用,既不合理,也不合情。
  当然,我们清楚社保与医保的资金存在很大的缺口,那也是历史原因造成的。我们也充分体谅政府的困难。但我相信,只要真正愿意解决问题,办法肯定是有的。笔者设想过一个方案,但是它超出了本文的主题,不想就此展开讨论。
  最后特别想说:“老三届”虽然逐步淡出社会一线,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他们依然是我国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现在,年轻而富有朝气的80后,绝大多数正是他们的子女辈。父辈们为国家的发展进步辛劳一生,退休后的生活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年轻一代的方向选择。各种制度的设计者们,一定要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发表于 2011-3-28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老可人 的帖子

   饱经了沧桑忧患的"老三届"……
 楼主| 发表于 2011-3-28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笑语翁 的帖子


谢谢好友临帖支持
午夜问好{::晚安::}
 楼主| 发表于 2011-3-28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遐想 的帖子

只有知青的一代人,有着切身经历才能理解人生的历程艰辛,大多数人真正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多数人成了体制改革的牺牲品,下岗失业,自己为自己预缴养老金,上有老,下有小的,熬到退了休,何等不易。午夜问好好友。{::晚安::}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庸叟 的帖子

谢谢午夜光临,问好老友!{::晚安::}
蓝儿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3-29 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1-3-29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鼓掌::}
耄耋庠生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3-29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1-3-29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的好,说出了老三届当前的实际情况,这个群体确是当今社会的弱势群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阿忙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3-29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6-1 23: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