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3234|回复: 42

浅析《贺敬之.回延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26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汉茂油桃 于 2014-2-26 20:44 编辑

浅析《贺敬之.回延安》

图文:网络   编辑:汉茂油桃


【作品原文】


心口莫要这么厉害的跳,

灰尘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手抓黄土我不放,

紧紧贴在心窝上。

几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杜甫唱来柳林铺笑,

红旗飘飘把手招。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满心话儿说不过来,

一头扑在亲人的怀„„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

分别十年又回家中来。

树梢树枝树根根,

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

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

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
天南海北想着你„„  

杨家岭的红旗高高飘,

革命万里起高潮!

宝塔山下留脚印,

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

枣园的灯光照人心,

延河滚滚喊“前进”!

赤卫队员红领巾,

走着咱英雄几辈人„„  


社会主义路踏步走,

光荣的延河在前头!

身长翅膀脚生云,

再回延安看母亲。


【作者简介】


  贺敬之,现代著名革命诗人、剧作家。1924年生,山东峄县人。15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6岁到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7岁入党。1945年,他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这是我国新歌剧发展的里程碑,作品生动地表现出“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一深刻的主题。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和戏剧家协会理事、文化部副部长等职务。建国后,写了《回延安》《放声歌唱》《三门峡歌》《十月颂歌》《雷锋之歌》《西去列车的窗口》《中国的十月》《八一之歌》等有名的诗篇。《回延安》已被选入苏教版七年级下。   1939年在四川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开始发表作品。   1939年到1940年就读于国立六中(现绵阳南山中学)。   抗战胜利后,随文艺工作团华北联合大学文学院工作。   解放战争时期,参加土改、支前等群众工作。   1947年参加青沧战役,立功受奖。   1949年参加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国戏剧工作者协会理事和中国文学工作者协会理事,在中央戏剧学校创作室工作。后任《剧本》月刊、《诗刊》编委,中国戏剧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等职。   1997年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先后任文化部副部长、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代部长。


【诗歌赏析】


诗歌《回延安》,贺敬之作,选自《贺敬之诗集选》。1956年发表。抒写诗人回到阔别十年的延安时的喜悦之情,赞颂了延安在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贡献和建国后的巨大变化。采用陕北信天游形式,语言质朴,感情热烈。   《回延安》分为5个部分,   第一部分可简称:回延安,是写回延安的激动喜悦;   第二部分:忆延安, 回忆当年延安生活;   第三部分: 说延安, 是写亲人欢聚畅谈的热烈场面;   第四部分:看延安 , 是写延安城的新面貌;   第五部分:祝延安, 歌颂延安光辉历史和展望未来。   《回延安》全诗除了真切的感情构成了诗的畅射源外,就是诗人对陕北风土人情的意象组合描写,它更增添了这首诗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美感,以及从朴实中流出来的民族音乐般的美。   1956年,诗人回到阔别已久的延安,那是他曾生活多年的革命摇篮,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如今再一次见到它,感触万千,心潮澎湃,于是写下了这首激情洋溢、脍炙人口的政治抒情诗。   全诗有鲜明的抒情层次:先写回到延安时的兴奋和激动,再回忆当年在延安的战斗生活情景,接着抒写与延安亲人欢聚的感人场面,再写延安十年来的巨大变化,最后赞颂延安在革命进程中的重大功绩,并展望它的美好前程。   主题归纳   全诗以“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写出阔别十年重回母延安的怀抱,以及与亲人相见的喜悦,表现了作者思念母亲延安的一片赤子之心,抒发了对母亲延安的眷恋之情

                                                                       
第一部分,写诗人阔别 10 年后重回延安母亲的怀抱,与亲人相见时的兴奋和喜悦之情。
  延安是贺敬之生活战斗过的地方,对延安他有着深深的情感。故地重游,诗人的心情特别激动。“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莫要”“莫把”两个祈求的诗句,说明诗人无法控制自己内心激动的情绪。接下来几句,黄土贴心、梦回延安、搂宝塔山、千呼万唤,连续几个情节和动作表达了诗人对母亲延安的眷恋。延安亲人的欢迎场面更是热烈。被拟人化了的杜甫川、柳林铺和红旗,在“唱”“笑”“招手”。亲人们头上包着白羊肚手巾,腰上缠着红腰带迎过延河来了。此时的诗人,“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在亲人怀”。一个“扑”字表现出来的情感,比千言万语要多得多。
  第二部分,追忆当年在延安的战斗生活,表现了诗人与延安母亲的血肉关系。
  当年延安的生产和战斗如火如荼,作者没有花费大量笔墨一一铺叙。他发挥赋、比、兴等手法的特长来表现自己这段不寻常的生活经历。“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有兴有比,写出自己与延安母亲的血肉关系。“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用赋的手法,选取典型事物,概括当年热火朝天的生活。“手把手儿教会了我”,写出母子亲情。“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表现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
  第三部分,诗人描绘了与亲人见面团聚的场面,表达了相互间深厚的情谊。
  团聚场面,作者突出了带有陕北地方特点的事物,如米酒、油馍、木炭火、土炕、土窑洞,白窗纸、红窗花,等等,烘托了热闹气氛。老年、青年和少年三代人欢聚一堂,共叙新旧岁月。“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夸张、比喻连用,话题由延安飞跨千山万水,谈到全国的形势如长江、黄河汹涌澎湃。
  第四部分,描绘延安新貌,赞美 10 年来党领导下延安的巨大变化。
  “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是夸张,表明变化之大,看也看不过来。“一条条”“一座座”“一盏盏”“一排排”几句排比,在数量上运用叠词,有陕北方言的特色。“披彩虹”“迎春风”“换新衣”是拟人手法,给人以鲜明印象。
  第五部分,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也展望了美好的明天。
  “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高潮”,用兴的手法,使人联想到大好的革命形势。接下来几节,诗人回顾延安历史,写延安人民前赴后继,似滚滚延河水不断“向前”。结尾一节,“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用夸张的手法,豪迈的语气,再次抒发了对延安母亲的眷恋之情。
  这首诗是现代诗人吸收民歌营养而创作的一篇优秀作品。诗人采取“信天游”民歌的形式歌颂延安,这本身就是对延安母亲养育之恩的报答。诗的每一节都由两句构成,按照“信天游”的特点,第一句起兴,有时候两句诗兴、比连用,或比兴、夸张连用,并且通常要押韵。例如,“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以“树”起兴,比喻诗人和延安以及延安的父老乡亲的血肉关系。“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以“羊羔吃奶”起兴,喻延安对诗人的养育之恩。“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高潮”,上句起兴,使人联想到由延安一地向全国扩展的革命形势,下句紧接着使用夸张。“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上句起兴,又兼有描写环境的作用。“信天游”中“兴”的表现手法,往往给读者以很大的想象空间,使感情表达有更充沛的力量。擅用夸张也是“信天游”的一个特点,如诗中的“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等句。再有拟人、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也是民歌中经常采用的,它们为这首诗增添了亲切、活泼的感情色彩。这首诗里还有不少陕北方言,如多次出现的叠音词“几回回”“树根根”“羊羔羔”“白生生”“一口口”等,一些儿化音“紧紧儿”“手把手儿”等。总之,用“信天游”的形式歌颂延安,抒发诗人心中对母亲的眷恋之情,这首诗的形式和内容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回延安》是一首以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写成的新诗。诗人以饱满的激情,回忆延安的战斗生活,赞颂延安的巨变,展望延安的未来,表现了作者思念“母亲”延安的一片赤子之心,抒发心中对母亲延安的眷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评分

参与人数 12人气值 +35 收起 理由
西安的和花 + 2 很给力!
慧儿 + 2 很给力!
冬至雪 + 3 很给力!
华北李中 + 3 才华横溢!
天真老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香水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4-2-26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茉莉香茶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4-2-26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荷塘芬芳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4-2-26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4-2-26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水 发表于 2014-2-26 20:42
谢谢油桃老弟好转载!通篇展示正能量!

谢谢大姐夸奖!祝你开心快乐!
发表于 2014-2-26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革命的摇篮,老根据地。
 楼主| 发表于 2014-2-26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茉莉香茶 发表于 2014-2-26 20:46
经典名篇!分析透彻!

谢谢茶哥!新春快乐!
 楼主| 发表于 2014-2-26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荷塘芬芳 发表于 2014-2-26 20:46
欣赏佳作!感情真挚,很有感染力!

谢谢妹妹欣赏!祝你开心快乐!
 楼主| 发表于 2014-2-26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真老 发表于 2014-2-26 20:47
革命的摇篮,老根据地。


《回延安》——朗朗上口,不朽之作!
延安——陕西人的骄傲!
发表于 2014-2-26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兄的转载!让我重读贺敬之的诗篇!
吟咏这样的诗 让人激动,奋进!!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6-27 00: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