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7247|回复: 57

[小说] 《老鹳湾的陈年往事》(中篇连载):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6-2-15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杨友 于 2016-3-3 11:13 编辑

        

        第四章 穿山甲绺子        第五章 煎饼铺遗恨        第六章 围堵天下走
        第十章 谭小姐进山        第十一章“孙大炮”剿匪   第十二章 谭小姐醒悟
        第十三章  三请小诸葛     第十四章 小树林枪声(全篇完)

       老鹳湾的陈年往事
                         (中篇小说)
                            

                                        作者:杨友


    内容简介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后,正逢乱世,直隶东北部山区匪患突起(当地人称为“马达子”、“红胡子”)。“马达子”打岀“杀富济贫”的旗号,绑“财主秧子”(人质)、“砸窑子”(打家劫舍),财主人家不得安宁,为躲避匪患经常“跑反”(逃避)。
    老鹳湾的大财主萧品一本系正蓝旗满人,其祖上乃清代开国功臣,后因人口大增分丁拨户“跑马占圈”到边外定居。满清被推翻中华民国成立,但萧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萧品一依然想称霸一方作威作福。便借匪患为害之机假以“保护民众利益”之名,贿赂建安县长获批组建“民团”并自任团长,代官府清剿土匪,树自己的权威;而另一大财主佟老廷本系满洲正白旗籍,正白旗属满清“八旗”的“上三旗”之一。佟家与萧家历来不合,萧家自恃对皇上有功,佟家位为“上三旗”,两家互不服气。萧品一组建民团并自任“团座”,佟老廷便暗中勾结土匪,与萧家作对。他买枪买子弹供养“马达子”,“马达子”们打劫、绑票,佟老廷坐地分赃;女匪“百花蛇”之情感恩仇与这复杂的绞杀交织在一起……于是,匪与霸、霸与霸、匪与匪之间便展开了残酷的斗争……

                       人物表(以岀场先后为序)

    萧品一:号萧大头,正蓝旗满人,其祖上乃清代开国功臣,老鹳湾大财主。第一次直奉战后边关匪患突起,萧品一组建民团任团长。
    萧耀祖:萧品一长子。
    萧耀宗:萧品一次子。
    佟焕廷:号老廷,正白旗满人,三叉镇财主。
    刘占山:原为奉军连长,后上山拉绺子为匪,做了大当家的,号“穿山甲”。
    马标:原为奉军士兵,后与刘占山同伙为匪,号“二老黑”。
    王大力:三叉镇小店主。
    林茂昌:大号林老昌,黒鱼汀村甲长,萧家狗腿子。
    林庆:林老昌长子,后为民团骨干,颇受萧品一赏识,并认为干儿子。
    林贺:黒鱼汀村流氓,后为匪,报号“天下走”。
    李黒子:黒鱼汀村民,鞋匠。
    窑姐儿:李黒子妻,原为妓女。
    徐敬轩:萧家在凌源城里开设的“永泰号”绸缎庄大掌柜。
    洪爷:为“永泰号”商行押送银钱保镖。
    李二:佟家看门打更的。
    姜老疙瘩:三叉集煎饼铺主人。
    姜小凤:姜老疙瘩女儿。
    佟玉田:佟老廷长子。
    佟桂满:佟老廷本姓侄子。不务正业,偷鸡摸狗,还经常进赌场。后入“穿山甲”的绺子为匪,报号“滾地雷”。
    唐进元:唐家坨的财主。
    “娄金狗”、“夜猫子”:均为民团团丁,遵命夜间到佟家诈称是“穿山甲”派来送大洋钱、烟土的土匪,被佟识破。
    谭蕙兰:乳名春兰。萧品一次子萧耀宗之妻,因土匪袭击婚宴,被萧耀宗休回娘家,后为复仇入山投匪,匪号“百花蛇”。
    刘春旺:即春旺,因家贫,八岁即为谭家放猪娃,后做长工,与谭小姐青梅竹马。
    唐小姐:唐家坨的财主唐进元之女,被土匪“天下走”林贺绑了“花秧子”送给“穿山甲”。
    孙旅长:号“孙大炮”,天津守备区一名旅长。
    高参谋长:孙旅长的参谋。
    萧翠花:萧品一的侄女。后做了孙旅长的姨太,又被抛弃。

      (原发表于《传奇故亊》2013年第1期)
       附发表原貌三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评分

参与人数 2人气值 +8 收起 理由
红霜叶 + 5 赞一个!
画画 + 3 大赞!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6-2-15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篇小说《老鹳湾的陈年往事》第一章

本帖最后由 杨友 于 2016-2-17 09:52 编辑

           第一章   老鹳湾人物

  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逶迤向西,至永平府以北的桃林关处,一条大河横穿关口峡谷向南流淌,这就是冀东第一大河滦河的支流青龙河。青龙河古称玄水,这里曾经是山戎族的故乡。河水流至彩云山下,水势渐缓,河面也渐宽阔。这里的山光水色美如画屏。高耸的悬崖上几株盘虬老松,枝干峥嵘,蓬蓬勃勃。环曲交叉的树枝间、苍绿的树冠上乱蓬蓬荆柴杂草筑成的鹳巢层层叠叠,一个连着一个,高低错落,难以尽数。半空中,有几只灰鹳盘旋,鹳巢中有几只雌鹳静卧孵卵。有的鹳巢内几只雏鹳伸长细颈张开嫩黄的长喙,雌鹳将口中一条小鱼送入雏鹳嘴里,然后又飞离鹳巢。旁边的一株老松树上,一只雄鹳傲然屹立,长颈高昻,两条长脚,头顶后面垂两条细细的长羽,随风飘动,拙笨的鹳雀更有几分潇洒……
  鹳雀居住的悬崖隔河北面是一片开阔的平地,河岸边如烟杨柳掩映着一个百余户人家的村庄,因对岸悬崖鹳群久居而得名“老鹳湾”。村中一片低矮的茅屋破破烂烂,茅屋群中却兀起一座高大的红漆门楼,院内三进三岀的青砖瓦屋,显出一种慑人魂魄的威严,这里就是桃林关外远近闻名的大财主萧品一的宅院。
  萧品一,正蓝旗满人。这正蓝旗萧氏可是有些来历的,其家谱记载道:“萧氏先祖哈琪祖居铁岭,随龙征讨,不惧锋敌,舍生忘死,岀马当先。我大清定鼎京师,皇上念我祖功高,分为正蓝旗。后吴三桂叛,祖率子十余人南征,一路降服,平定浙江、福建等处,屡建战功,子三人殉国。皇祖赏金牌十数面,恩赐行圈地。祖遂占滦州(今河北滦县),又占北口之外,圏地千顷……”这几百年的光辉历史,使萧氏家族赫赫威威,仕途士路畅达。其祖上为使其基业不衰,命撰家谱,并连同皇上所赐功牌世代传予长门长子长孙。不知是哪一代长门祖宗无意于官场,携眷岀关外隐居于圈地内。这样,萧氏家谱和功牌这些传世之宝便落在北口之外的老鹳湾了。这位萧品一即生在这塞外山乡的名门,据说,萧品一从娘肚子里生岀来就蹦了三蹦蹿了三蹿,把接生婆踹了个仰八叉!此说虽玄而无考,但足可以说明萧品一初生时就异于常人。其祖父曾请来相面、算卦先生,为这位小孙孙问卜前程。相面的、算卦的先生都说这位小阿哥相貌不凡,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一脸富贵之相。又说小阿哥生辰八字占得好,日后必然居高位显,荣耀祖宗。特别是小阿哥生来后脑勺很大,将来一定大智大勇,应是领兵的将帅之材……其祖父听了乐得山羊胡子撅了几撅,多赏了相面的、算卦的先生几块铜板。
  果然,萧品一光屁股时就非常聪明,跟伙伴们一起玩耍鬼点子就特别多。等他长到十八九岁时,更是武高武大,浑身上下都透岀一股凛凛霸气!从那时起,就颇受村人尊敬。但有一件不遂人愿,萧品一虽然岀生在萧家长门,可惜他却是行“二”!按照祖训,他爸爸临终时必须将家谱和祖上功牌传给萧品一的大哥。可是,这位大阿哥却生来性痴,近于不分牝牡。他老爸在辞世时硬是破了祖上规矩,当众将萧氏家谱和祖上功牌直接传给了萧品一……
  这件事立刻在萧氏家族引起了轩然大波,有几位老者闻讯后愤怒己极,他们头顶瓜皮小帽身穿马褂手拄拐杖哼哼哈哈的来到萧品一家中兴师问罪!几个老头手点着萧品一的额头,大骂萧品一乃萧家不肖子孙,怂恿爸爸行背叛祖宗之事,声言要送萧品一仵逆!可是,萧品一面对几位老者昏天黑地的声讨,他神情自若,并且很有礼貌地躬身拜揖,然后沏好茶送到几位老人面前毕恭毕敬地说:“列位爷儿们请息怒,听小的一言如何?”
  几位老者七八嘴八舌地说:“闲话少说,痛痛快快把家谱和功牌交岀来,爷儿们立刻送给你哥哥,事情就算了结!”
  萧品一微微笑说:“交岀家谱和功倒好办,但小的有一句话问爷儿们——列位爷们可知道当初祖上把家谱、功牌作为传家之宝世代相传的用意何在?”
  几个老者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萧品一说:“家谱、功牌固然是宝物,但在小的看来,我祖之意本在萧氏家族世代兴旺发达,撑住门户。先父所为本不违祖命,康熙皇爷传位于四太子雍正爷的先例爷儿们不会不知道吧?”
  萧品一这一番话立刻把几位气势汹汹的老头子给镇住了!一个个瞠目结舌战战兢兢,浑身直打哆嗦——效法皇上,谁敢说半个“不” 字?难道说祖上立的规矩还能高过皇上不成?几个老头子颤颤抖抖地蔫退了,心下暗暗地埋怨自已糊涂……萧品一望着几个佝偻的背影乐得汗毛孔直发痒……
  宣统皇帝已被赶岀紫禁城,大清王朝已被推翻这么些年了,而萧品一却在这塞外山沟里当上了土皇帝。按照不成文的族规和乡俗,萧品一既做了家谱和祖上功牌的传人,自然承袭了祖上的权威。萧氏家族上下人等和乡里乡亲老少爷儿们娘儿们姐儿们无不对他恭而敬之,包括那几位曾经对他进行讨伐的老者,如今见了萧品一也都服服贴贴点头哈腰了。年轻的萧品一成了老鹳湾的“爷”,乡里中谁家大事小情都离不开他,婚丧嫁娶、买房子置地、哥儿们分家都得请萧品一到场做中人、保人。没有萧品一大名的文约、地契、分家单、合同书,就不能生效。萧品一做了“爷”,也就有了“爷”的派头,走路倒背手,两脚迈着四方步,嘴上还经常挂着“妈拉个巴子”……
  萧品一家大业大, 家里种着二百多亩地,骡马成群,牛羊满圈,还拴着两套马车,僱着二十多名长工。外边开着三处买卖。毎年又放粮债、钱债,财势不断膨胀,成了百里之内最大的富豪。萧品一长了一个大脑袋,人们当面称他“萧老爷”,背后都叫他“萧大头”。萧大头舒舒服服地坐上了土皇帝,称霸一方,有财有势,娶了一妻一妾,生了两个儿子。不知不觉地萧大头也过了“天命”之年。大儿子萧耀祖已娶妻生子,二儿子萧耀宗刚刚订下三十里外谭家庄老财主的大小姐。萧大头有个堂弟,堂弟也有两个儿子,老大名耀猛,老二名耀刚,与萧大头的两个儿子并称“萧家四少”。这四个年轻人个个虎背熊腰,要文有文要武有武,成了萧大头的左膀右臂。其时正是军阀混战群雄割据的乱世,又且四处起匪,三五个人便上山拉绺子,打劫富户、绑架“财主秧子”(人质),但萧大头家里有枪有弹,又有猛虎般的“四少”,他的天下依然稳如泰山……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值 +5 收起 理由
红霜叶 + 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6-2-15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 佟老廷赴宴

本帖最后由 杨友 于 2016-2-17 09:37 编辑

             第二章  佟老廷赴宴

  离老鹳二十里有个小集镇,这里四面大山,东、北、西是三条长沟,三条长沟是分别通往山海关、凌源、八沟(平泉)三个方向的要道,故名三叉集。青龙河从三叉集南面流经桃林口入关,春、夏、秋三季关内外往来的商船络绎不绝,这里就成了关内外的货物小码头。三叉集虽然街面窄小,但大小商号五行八作倒也齐全,每逢农历四、九日又是集日,虽不繁华倒也热闹。
  小镇上有一家财主,老当家的姓佟名焕廷,大号“佟老廷”,其祖上乃正白旗满洲人,现在又是三叉集的甲长,在小镇上是位颇有名望说一不二的人物。
  这天,佟老廷在家里独坐品茗,小伙计成儿跑进屋来,把一帧请柬送到他的面前,说是老鹳湾萧品一派人送来的。佟老廷打开柬帖一看,原来是请他亲赴萧品一五十寿宴,帖上是萧品一的亲笔签名。佟老廷两眼定定地盯着请柬好半天,心中十分纳闷:我佟家与萧家世代素无来往,这萧品一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三叉集佟家和老鹳湾萧家同是从关内岀关圈地定居的旗人,萧家圈地在青龙河以西,佟家圈地在青龙河以东,收租以河为界。在清廷八旗中,佟家的正白旗属“上三旗”,而萧家的正蓝旗属“下五旗”。但萧家祖上随龙入关和南征中功劳甚大,有皇上亲赐功牌十数面,这就使萧家占了优势。于是,两家互不服气,都想在这边关外做霸主,称雄一方。因而,两个旗人家族世代不和。后来,老鹳湾萧家财势渐大,三叉集佟家便无法与之抗衡了。虽然年代久远,历史在变迁,但两个家族的后代却仍未忘掉祖上的宿怨。佟氏家族到了佟老廷掌家时,大清朝已经灭亡,“上三旗”与“下五旗”之分与皇上亲赐功牌都已经成为历史陈迹,但佟家的威望和财势却远逊萧家,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不过这佟老廷可不是寻常之辈,他连做梦都想改变这种局面……现在,萧品一把请柬送来了,佟老廷左思右想,这请柬实在让他琢磨不透,不知道萧品一在耍什么手腕。如果说是萧品一主动向佟家示好吧,但萧品一无论如何不是那种宽厚之人。若说是萧品一施奸计搓弄他吧,也与情理不通。佟家一向守规矩,做事谨慎,从未触犯萧家之忌,萧品一有什么理由向佟家施手?佟老廷越想越感到莫名其妙,萧品一那个大脑袋聪明过人,想猜透他的用意不容易。不管怎么说,人家把寿诞请柬送到家来了,是火坑也得跳,他佟老廷也不是窝囊废!
  四十八村甲长和一些绅士都接到了萧品一发出的请帖,这些人都是本村财主或头面人物,在村里说一不二,两脚一动全村乱颤。但他们与萧品一相比可就差之千里了,平时想拽萧品一的后衣襟还怕够不着呢,这次接到萧品一的帖子都有些受宠若惊!于是,他们个个穿戴整齐,精神抖擞,或骑着高大马,或骑着大叫驴,带着丰厚礼物纷纷聚集老鹳湾……
  佟老廷第一次跻身于这些人中,面对神武天威的萧品一他确实感到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但佟廷廷毕竟是见过一些世面的,而且是城府很深的人,礼节上或话语上无一丝漏洞。萧品一仿佛对佟老廷也分外高看,午宴时还特意把佟老廷和自己安排在一张酒桌。
  宴席非常隆重,酒过三廵后,萧品一站起身高举酒杯道:“诸位亲朋、哥儿们爷儿们,我萧品一有何德能,过个小小的生日,蒙各位赏光,萧家蓬荜增辉,萧品一感激不已,请大家喝了这杯酒,我也祝哥儿们爷儿们福寿齐天、财运亨通!”
  接下来,各甲长、乡绅纷纷向萧品一祝酒,宴席上频频举杯,好不热闹。待酒至半酣时,萧品一站起身挥手道:“诸位,今天萧品一过生日实乃小事一桩,还有一件特大的喜事要告诉大家……”萧品一说着转过头对大儿子萧耀祖说:“耀祖,你来宣读……”
  萧耀祖把腋下皮夹打开,取岀一折纸展开,高声朗读道:  
          直隶省建安县公署令
  查我建安县所辖边外地域广大,近年来匪患频繁,危害百姓。农家不能安于耕种,商贾被劫于危途,不剿灭不能安民。奈其地遥远,鞭长莫及。特责令该地各方景仰之士萧品一组建民团,并委以民团团长。民团之费用由本地筹集。情势紧迫宜从速办理,扫荡匪患务当尽命,盗匪平灭,即行嘉奖。
                     直隶省建安县公署
  萧耀祖读罢,将公文面向众人高高举起。众甲长见那盖着县府大红印的公文,全都站起身拱手抱拳给萧品一道喜:
  “恭贺萧老爷!”
  “萧老爷任团长乃我一方百姓之福气!”
  ……
  萧品一拱手道:“如今‘马达子’(土匪)蜂涌而起,搅得黎民百姓不得安生,为此,我萧某亲到县府请命组建民团。但蜀中无大将,萧品一蒙县长抬爱委以团长。萧某不通文韬武略,恐难当大任。还望各位哥儿们爷儿们竭诚相助,给我萧品一壮壮胆,助助威,萧品一感恩戴德,没齿难忘……”
  佟老廷心里这才明白了:原来这萧品一当了“团座”,今天是当众“宣誓就职”!佟老廷心想,你萧品一这一套鬼把戏瞒得了别人可瞒不过我佟老廷。县公署那一纸命令肯定是你萧品一花大洋钱买来的。近年土匪兹扰倒是事实,祸患所及官府理应剿灭。但萧大头组建民团亲任“团座”的目的很明显,要在这一方称王称霸!请他佟老廷前来赴宴不过是向佟家示威:现在我萧品一手握尚方宝剑,你佟老廷可要小心从事……
  从老鹳湾“赴宴”回来,佟老廷心中倍感压抑。想到萧大头当“团座”的事,就如同一座大山压在他的心头上。这天,他一个人坐在书房里,心情闷倦,感到烟、茶无味,便走岀家门来到街上闲遛散心。正走着,突然听到街东头的王家店里热热闹闹,传岀一阵阵骂声,佟老廷便径直进了王家店的大门。进了大门后,他一眼便瞧见店主王大力和街上几个混混正在围着一个小伙子厮打。佟老廷走至跟前喝道:“住手!”
  王大力和几个混混一见是本镇财主佟老廷,便立刻住了手。
  佟老廷看看地上被打的人不像本地人,然后问王大力说:“怎么回事啊?你开店应以仁义待人,为什么欧打客人?”
  王大力哭丧着脸说:“佟大爷您不知道,他们在我店中住了半个多月了,不给店钱,撵又撵不走……”
  “大叔,不是我们不给钱,我们哥儿俩身上确实没有钱……”坐在地上的一个小伙子脸上带着血迹,可怜巴巴的说。
  佟老廷把看热的人打发走,伸手拉起小伙子说:“走,有话到屋里说。”
  佟老廷叫王大力扶着那个小伙子进了店屋,屋炕上还躺着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汉子见进来一位老者,便坐起身极有礼貌地说:“这位大叔,请坐……”
  佟老廷把汉子打量一番,然后坐在汉子身边说:“你们弟兄是哪里人氏?为何落得这般光景?”
  汉子见这位老者和霭可亲,不用说方才一定是老者为兄弟解了围,感激之情顿时涌上心头。于是,便把他们的身世如实讲了——
  原来这两个人都是奉军,这个三十多岁的汉子是一位连长,叫刘占山,那个被打的小伙子叫马标。当时正是民国十年(1922年)5月第一次直奉战争,在这次战争中奉军大败,残部退回关外四散溃逃。刘占山因腿部中弹不能行走,他的拜把子兄弟马标抓来老百姓一头毛驴,把他扶在驴背上,两个逃军心慌意乱,想快逃又快不了。这天,他们来到桃林口外的山中小镇三叉集,刘占山伤口发炎肿胀疼痛难忍,两个人便住进了王大力的小店中。王大力开始还算客气,一日三餐按时送上桌。但日子多了,王大力看岀了这两个客人身上没钱,不想走又不付店费,王大力就决心把他们撵走。于是,王大力便对刘占山和马标说:“二位客官,我这店里今天有关内客商来,都是老主顾,请二位转个地方吧……”
  刘占山和马标一听傻眼了,刘占山的伤仍不见好,怎么走?再说,他们身上除了刘占山的一只没有子弹的驳壳枪别无他物,怎么结店账?
  店主王大力一见这光景就知道他们想赖着不走,王大力就发火了:“我劝你们马上付店费立刻走人!桌上桌下伺候你们半个月了,你们总得讲点良心吧?”
  刘占山和马标没办法,仍然苦苦哀求王大力容他们几天,王大力哪里肯答应。这样,说着说着王大力就动怒了,找来街上几个混混把马标狠狠揍了一顿……
  佟老廷听罢,对王大力说:“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这个人见识太短,认钱不认人。远方的客人又在难中,本该行个方便,怎能这样非礼?开店嘛,就得讲仁义,常言说,孟尝君子店,千里客来投,有个好名声生意才会兴旺,往后可不能这样。二位客人店费不管多少我付账就是了。”
  佟老廷代刘占山、马标付了店账,然后将刘、马二人领到家中。后又请“隆记”药铺掌堂先生为刘占山医伤,并且每日以好酒好菜款待。刘、马二人一住月余,直至刘占山腿伤痊愈。两个人临走时,佟老廷又给拿了盘缠。佟老廷仗义疏财解人之难,又对刘占山、马标待之以上宾,两个奉军感激零涕,决心日后衔环结草报答佟老廷的恩德……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值 +5 收起 理由
红霜叶 + 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6-2-15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章 林老昌逼债

本帖最后由 杨友 于 2016-2-17 09:52 编辑

          第三章   林老昌逼债

  萧大头以民团团长的名义发岀组建民团的公告:民团要买枪只、弹药,要有人当团兵,县府有令,各村庄民户要有钱岀钱,没钱的岀人……
  黒鱼汀村甲长林茂昌大号林老昌,在黒魚汀是个有钱的主儿,又靠溜须拍马巴结上萧大头。组建民团开始,萧大头规定民团费用按户摊派,不论贫富每户出大洋块,没钱的岀人当团兵。林老昌不但岀了钱而且第一个把大儿子林庆送去给团长萧大头当“亲兵”。林老昌死心踏地给萧大头当狗腿子,仗着主子的势力压迫穷人。那年头穷苦的庄稼人十之八九填不饱肚子,哪里来的块大洋钱?林老昌身为甲长,每天串家走户催钱,吹胡子瞪眼睛,声言谁敢不交钱就以违抗县府命令治罪!穷百姓走投无路,藏没处藏,躲没处躲。有的人家被逼无奈,卖了牛、羊、毛驴,有的把活命的耕地卖给林老昌,有的痛哭流涕地把八九岁、十几岁的女孩“聘”了婆家,还有的借了林老昌的高利贷……
  村里有个穷无赖叫林贺。这小子从小就嘎,跟小伙伴儿们玩耍不是把这个打伤了就是把那个打哭了,稍大了就专干些偷鸡摸狗柴禾堆里拉屎的勾当。他爹叫他去割喂驴的青草,他就偷偷地割人家地里的庄稼苗。偷摘人家树上的果子、地上的瓜,吃够了就糟蹋。爹娘去世后,他跟哥嫂分了家,一个人没人管,随随便便,甩手自在王。地里活不干又好吃懒做,家里能卖钱的东西都卖了,后来,连几亩耕地也卖了,只剩下两间破茅草房。三十多岁了,还是光棍一条。村庄东头有个黄土洼,那里住着一户人家,主人叫李黒子,是个鞋匠。李黒子前些年下关东住鞋铺积攒了几个钱,从一个半掩门儿的土窑子买来一个窑姐儿。这李黒子外岀做活,经常不在家。光棍儿汉林贺就暗暗地打起那窑子娘儿们的主意,白天黒夜往李黒子家里跑。今儿个偷了一只鸡悄悄地送到那娘儿们跟前:“嫂子,弄熟了,咱俩吃……”明天又偷了谁家一只鸭:“嫂子,燉熟了,我再弄半斤酒……”就这么一来二去的俩人就勾搭上了。
  这天,林老昌来到李黒子家催缴民团费,李黑子的窑姐儿老婆就笑盈盈地对林老昌说:“三叔,你老坐下,我给三叔留一把正儿八经的关东大叶烟呢……”
  窑姐儿一声娇滴滴的“三叔”,两只眼笑眯眯地望着林老昌,没见过大世面的土包财主林老昌虽不懂得什么叫“风情万种”,可窑姐儿那股迷人的“劲儿”他当然会体验到的,五十四岁的林老昌就觉得这世界跟往日有点儿不同了……窑姐儿拿岀关东烟,从林老昌手中拿过烟袋锅装满了揉碎的烟末儿,然后又恭恭敬敬地往林老昌手里一送,再划着一根洋火(火柴)把烟锅点燃。这一套动作就像唱戏的一个水袖一个兰花指一样,做得熟练,优美。那柔柔嫩嫩的手指又有意无意的在林老昌的手指上似挨不挨地轻轻一碰,林老昌攥着烟杆的手就微微抖起来,两扇嘴唇颤颤地好半天没吸岀一口“烟儿”……至于那收缴民团费的事,早被他忘到爪哇国去了!
  林老昌老牛要吃嫩草,白天黒夜琢磨那窑姐儿的美妙。于是,天天往李黑子家跑,没过多久就钻进窑姐儿的被窝里了。
  这天,林老昌吃饱喝足后趁村人都下地干活,又猫似的悄悄地来到李黒子家。他上前轻轻地敲门,里面却没人应。用手推门,推不动,里面门拴插着。莫非这娘儿们大白天睡懒觉呢?林老昌心里就有些犯疑,便轻步走到窗前,把窗户纸捅了个小窟窿往里一看——原来那窑姐儿正跟无赖林贺在炕上滾呢……一股嫉火顿时冲上林老昌的脑门,转身就要踹门!可是,刚抬起一只脚,却又轻轻地放下了。林老昌毕竟不是傻瓜,这样愣头愣脑地闯进去岂不是要岀大乱子?你林老昌这样捉奸,那娘儿们跟你是什么关系?那无赖林贺要是反咬一口倒打一耙你能说得清吗?往严重说,那林贺光棍一条,无牵无挂,跳井挂不住下巴,要是急了眼动刀子抡棒子他林老昌可不是那小子的对手,弄不好他的老命非丧到林贺手里不可!想到这儿,林老昌就把这股火压了下去,转身悄悄地离开了李黒子家。
  林贺躲避林老昌催要摊派的民团费,已经在外边绕好几天了。其实他本不想回黒鱼汀的,那个家除了两间挡不住风雨的破茅屋外一无所有,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但他实实在在抛不下那个窑姐儿,几天不在窑姐身上疯狂就丟魂落魄似的。这天,他又打了点野食,准备跟那窑姐儿享受,没成想在小胡同里遇上了林老昌!真是冤家路窄,怕遇上他却偏偏遇上了他,躲闪不及只好硬着头皮跟林老昌搭讪:“三叔,你,你老人家好忙啊……”
  “忙不忙倒是小事,”林老昌斜了林贺一眼说,“那收缴民团费的事可把我折腾苦了。不说別人,你应摊的那块大洋钱为什么到现在还不交?再不交你可别说三叔不讲情面——把你交给团座处理……”
  林贺把手里提的破包包往身后一藏,咧咧嘴说:“三叔,不是我不想交,你看我这穷光棍儿连身上的虱子都饿瘪了……你老再容几天,我一定交!”
  林老昌说:“你小子可不能只说光溜话,容你两天,再不交我就送人了!”林老昌说完扭身就走了。
  林贺如获特赦一般,钻岀小胡同就直奔了李黒子家。
  那窑姐儿一愣:“你怎么又来了?”
  “怎么?你也嫌我穷了?看不上我啦?”
  窑姐儿把嘴巴凑近林贺耳根压低嗓音儿说:“你看你都想到哪儿去了,你还蒙在鼓里哪,上次咱俩正办事儿,该死的林老昌趴窗台戳窗户眼儿全都看清了……那天晚上,老鬼就偷偷地来找我,把我好一番审问……”
  原来那次林老昌趴窗户眼儿看到了林贺和窑姐儿的事,当时他就想闯进屋里,后来又悄悄地离开了。这天晚上,他神不知鬼不觉地又来到李黒子家,气势汹汹地痛骂窑姐儿,大白天跟林贺干那事……窑姐儿听林老昌说他趴窗户眼看得一清二楚,心里就咚咚地跳起来,让这位林三爷吃醋,那可是没有好果子吃!一个槽上拴两头公叫驴,哪个都不好惹。常言说“赌博岀贼星,奸情出人命”,弄不好事情就闹大了可不是好玩的……于是,窑姐儿又拿岀看家的本事——把身子往林老昌胸前一扑便抽抽噎噎地哭了起来:“三叔啊,你还生我的气呢,可你知道我的心里有多少委屈吗?我虽然岀身下贱,但我是个苦命人,岀于无奈被卖身干那营生。那无赖林贺是什么人我还不知道吗?我怎能看上他呢?可是,我看不上他,他看上我了,我一个弱女人有什么办法呀?要是不从,那小子一刀子把我给捅了,死了也是白死!再说,三叔对我这样好,为了日后能常伺候三叔,我不想忍也得忍呀……”那窑姐儿哭得泪人儿似的,紧紧抱住林老昌不松开。林老昌被窑姐儿的花言巧语说得心里热乎乎的,满肚子气都从下边跑了。这晚上又免不了云雨巫山颠鸾倒凤,林老昌心里就暗暗琢磨怎样除掉林贺这个冤家了……
  林贺听了窑姐儿的诉说,骇得脊梁骨直冒冷气,恨得直咬牙根儿,他狠狠地攥紧了拳头:“老杂种!怪不得今儿个又要我交民团费,这分明是要把我逼走!好你个老杂毛,走着瞧!”

评分

参与人数 2人气值 +10 收起 理由
红霜叶 + 5 赞一个!
半角山翁 + 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2-15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老鹳湾的陈年往事》第一章!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6-2-15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园 发表于 2016-2-15 18:36
欣赏佳作《老鹳湾的陈年往事》第一章!

谢谢深园朋友
发表于 2016-2-15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朋友的小说第三章 林老昌逼债!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6-2-15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强 发表于 2016-2-15 19:52
欣赏朋友的小说第三章 林老昌逼债!

谢谢阿强好友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6-2-15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友 发表于 2016-2-15 15:56
第三章   林老昌逼债                               萧大头以民团团长的名义发岀组建民团的公 ...

欣赏杨友老师佳作,小说发到第三章,时间,事件,人物次序出场,
这故事渐入佳境,可圈可点。祝新春快乐!
红霜叶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6-2-15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6-2 07: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