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3695|回复: 30

沉冤40多年的知青英雄祁智忍(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30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四海 于 2017-8-30 11:48 编辑



祁智忍,男,l949年2月1日生,上海市人,祖籍浙江绍兴。原上海南市区机械中等技术学校1969届毕业生。1969年10月29日“上山下乡”到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松岭区平岚农场(原平岚“五七”干校)。8个月后,1970年7月9日中午,因抢救在多布库尔河落水的同场知青而不幸牺牲.年仅21岁。


多布库尔河是一条美丽的河。它从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南麓出发,穿过荒草莽莽的古里,暗褐的流水曲折而绵长,从北向南300余公里,注入嫩江,奔向东方。

这是一条古老的河。它从远古走来,东胡人饮过战马,鲜卑人煮过奶茶,室韦人点燃过篝火,锡伯人朝拜过祖宗,鄂伦春人放牧过牛羊,铁道兵修过路,架设过桥梁......古往今来,在它身上发生过多少摄魂动魄的往事,承载了多少令人心酸不堪回首的历史。

1970年7月9日。

近中午时分,祁智忍乘休息时间,去探望了在松岭区武装部集训而患病的同学王伟民,顺便又到农牧点看望了几位同乡。中午时分,他偕同王伟民、冯志凯和袁忠明,来到位于松岭区绿水(平岚农场农牧队所在地)多布库尔河上的公路桥边聊天玩耍。

他们都是1969年10月29日同一列车同一天到达大兴安岭松岭区平岚农场(当时称平岚“五七”干校)“上山下乡”的上海知青。

时值盛夏,没有风,林区异常闷热。

这时,冯志凯和袁忠明耐不住燥热,即从桥边走下岸,脱了衣服,下河里洗澡,意欲凉快一下身子。

7月的大兴安岭,虽值盛夏,但在这高寒山区,日夜温差很大,河水同样如此。在当午太阳直射下,河表面温度尚适游泳,但在这表面以下,河水冰凉沁骨。因此,林区明令禁止下河游泳。

地处绿水的多布库尔河,位于流域的中段,此处河道狭窄,水流湍急。横跨河道的桥梁,在架设时因预制桥墩,故使河底多呈锅底坑,靠岸处几近锅壁,陡立如峭。水流经桥墩时,漩涡翻涌,且危岩簇拥在桥墩四周。看似表面平静的河水,实为暗流潜动,凶险异常。

这一切,对于刚来林区仅8个月的上海知青,浑然不知。

冯志凯先下河。他刚游出20余米远,意外就发生了。

袁忠明一脚踏空,滑入桥墩靠岸的“锅壁”,即被漩涡卷入到急流中,往下游冲去。不谙水性的袁忠明在水中时沉时浮,连呼“救命”。

河中的冯志凯听到呼救声,感觉到袁忠明有危险,立即返身相救。他奋力把袁往桥墩方向推,推了几米后,可能是逆水推进,相当费力,可能是体力不济,他最终放弃了救人,只身游向河中心的一浅滩。这时的袁忠明仍在河中浮沉挣扎。

这一切,都被在大桥边与王伟民聊天的祁智忍一一看在眼里,他疾步跑下桥岸,衣裤未脱,从桥墩边纵身一跃,跳入河中,向挣扎中的袁忠明游去。

就是这“一跃”,注定救活了袁忠明,也就是这“一跃”,最终导致了祁智忍成功救人后的殒命。当40年后为祁迁墓开棺集骨时发现,就是这“一跃”,使他的小腿腓骨被桥墩边坚硬的石头撞击导致严重骨折,从而直接影响了他在水中的体力和终极生命。可以想象,他当时需要多大多顽强的毅力和意志,忍着剧痛,奋不顾身救人的情景。

当祁智忍竭尽全力把袁忠明托出水面,逆水推进20多米,极力把他推向桥墩岸边,王伟民顺势拉他上岸,袁忠明被成功获救的刹那,祁智忍留下了最后一句话:“我勿来讪了”。他想上岸,但始终没有成功。受伤的小腿拖曳着他,随即就沉下水去,被无情的急流吞没。

一小时后,祁智忍被一哈尔滨知青打捞上岸。

“他鼻孔还有血”,哈尔滨知青说,“救他时,他还抱着水中的石头。”

“祁智忍一身透湿,着藏青式的长衣长裤,静静地躺在河的岸边。”白启富清楚地回忆40年前当时所见的情景,如是说。

多布库尔河在哭泣,在呜咽,满河的浪花在向英雄致哀!

祁智忍牺牲的河。袁忠明被祁智忍救起的河。它是大兴安岭境内流淌的河,傍山而来顺流东下看似平静暗藏凶险,水寒刺骨,水下情况复杂,漩涡暗流  翻涌不断。

当日午后。

一纸电文把祁智忍的噩耗迅速传递给了上海的家人。电文只简单的三个字,祁溺亡

被救起的袁忠明即到场部做了笔录。 据袁忠明40年后的回忆:当时我清楚地告诉记录者,是祁智忍把我推上岸,是祁智忍救了我。我在笔录上摁下了手印。

然而,一周后,当祁智忍的家人,他父亲,大妹智英,大弟智勇和上海南市区教育局一名干部到达平岚农场时,他们得到的结论却是:违规游泳,自溺身亡,作工伤处理。

面对冰冷的结论,家人们无言以对。

祁智忍的生前女友面对男友的家人,显得迷茫无助。她与家人相对流泪。她为他披麻戴孝,扶着灵柩送他上山安葬。她半夜三更独自啼哭:“你走了,我怎么办?”

然而,她的口径与场部结论一致。

王伟民是现场的目击者,也是亲历者。那几天甚至以后的岁月,没人向他了解,更没人让他作证,说明事故的原委和真相。

另一亲历目击者冯志凯,他曾救过袁忠明,但未舍身,半途而返,见救不成而放弃。事后,却被说成是他救了袁忠明。冯志凯俨然成了救人的“英雄”。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场部对外界封锁了消息。

没有人与祁智忍的家人说话,家人只能和场部的人见面谈话。在这远离上海的莽莽林区,他们举目无亲。他们不认识智忍的生前同学,同来的58个上海知青由十几所学校组成,相互既隔离又陌生。家人们如同走进了一座密封的铁罐,令人窒息,与世隔绝。

出殡的那天,没有追悼会,没有告别仪式,更没有鲜花。上海知青曹和宁拿出一条黑裤,扯成布条,权作黑纱,铁道转业兵伊文学开了拖拉机,10余人用爬犁把棺木运上平岚公路西侧50米左右的向阳坡上。棺盖没有封,只等祁智忍的家人最后看上一眼。

第二天清早,祁父上山,看望已经躺在棺材里的儿子。棺材是祁智忍生前好友本地职工大老姜亲自挑选上好松木,用厚葬的板材做成的。

当祁父最后看见儿子的时候,他的脸已经发黑,尸身开始腐烂。

当时墓碑还未做完,一旦做完,即时下葬。

最终,场部做出如下善后处理:给祁智忍奶奶抚恤金每月8元,直至身故,把祁智英从插队的绍兴乡下调往平岚农场,顶替祁智忍为农场职工,月薪人民币32元加高寒补贴。

家人们走了,忍着不尽的哀痛和疑虑,带着无言的眼泪和悲伤。



出于对祁智忍的敬意,桑松年和大老姜精心挑选上好且无甚节子的厚重松木整料,作为碑木。桑松年废寝忘食。划线,排字,写字,用从上海带来的小木刻刀,一刀一刀地作阳面雕刻,手肿了,起泡了,破了,包扎一下再干,刻完字再打磨。经过3、4天没日没夜的努力,白底黑漆字的墓碑终于做成。在知青战友们与有关部门交涉,欲追认祁智忍为烈士无果的情况下,桑松年把“烈士”两字的位置无奈刻成了“同志”。

桑松年没有见到祁智忍的亲属,祁父也未见到碑文。

未等油漆干透,场部就把祁智忍匆忙立碑下葬了。

从接到噩耗电报始,祁家就被阴霾笼罩。他们不敢对四邻说出祁智忍自溺身亡,害怕流言的中伤和蜚语的打击。祁母只要一听到家有电报,心就狂跳,惊吓不已,唯恐灾难临头。丧子之痛久久压在祁母心头。长期的精神痛苦,致使祁母恶疾缠身。1982年5月,年仅50岁的祁母,就撒手人寰。临终前一直念叨:我去看大儿子,我去看大儿子!

原本身板硬朗的祖父,是他一手把长孙带大。痛失爱孙的打击,使他长期积郁在心,不到70岁,于1973年弃世而去。

顶替哥哥的妹妹祁智英,深爱着自己的大哥。1969年3月,她先去了绍兴农村插队,以为这样,哥哥就能留在上海。岂料,1969年“一片红”,哥被分配去东北大兴安岭。她向亲戚借了盘缠回沪送别哥哥,不想此别竟成永诀。就在祁智忍出事的第二天凌晨,智英梦见他回家看望,叫他留下待几天,他却说要回大兴安岭,有好友在那里。如今她在哥哥身亡之地,哥的生前好友有的极力回避她,有的故意疏远她,没有一人和她说话,视其形同陌路。两年中,任何人没有向她提及哥哥的事情,更没有人向她说出祁智忍死亡的真相。她默默地承受着痛苦,埋头于大田的农活,直至1972年调离至大庆油田。

从此,祁墓成了一座孤坟,没人上坟,没人烧香,静静地躺在荆棘野草丛生的山坡上。唯有那块碑,无声地向山林,向原野,向多布库尔河诉说着墓主人的不幸和悲哀。

不久,在碑的左侧和墓后分别长出一棵白桦树。当人们发现它们的时候,已经有碗口样粗了。这两棵树,像哨兵,日日夜夜,一前一后,默默地忠诚地护卫着墓主人。

2011年10月1日。

经过三天三夜的火车跋涉,白启富,山起鹏、龚慧芳、袁忠明、戚丽珠、唐莲娣和朱家织等一行7人,当年的上海知青,重返42年前“上山下乡”的平岚农场。面对已然荒芜的平岚,知青们大声呼喊:

我们回来了!
祁智忍,你在哪儿?

年届花甲的知青们重返故地。他们是一群有良知的知青。在人生开始回望的时候,他们踏上了原先燃烧过青春和生命的土地。面对熟悉而陌生的原野,他们激动、兴奋、感慨、伤怀。继而,他们陷入沉思,往事在脑海里闪回,记忆在心底里苏醒。他们在思索,他们在寻觅。他们要寻找已逝的青春,他们要寻找遗落的生命。

在松岭区白春祥副区长陪同下,会同原留守平岚的老职工共20余人,知青们驱车前往早已荒无人烟的山林,寻找祁智忍的墓地。

天阴沉着,灰蒙蒙的。人们一字型排开,进行地毯式查找。秋后的荆棘高过人头,荒草没膝,风吹过,一片萧瑟。40多年了,山还是这座山,林还是这片林,然而,风霜雨雪,日浸月蚀,漫长的时光给茫茫山林蒙上了岁月的沧桑,到哪儿才能找到祁智忍的墓地?

当年开着拖拉机用爬犁把祁智忍棺木运上山如今已70多岁的伊文学,凭着记忆,终于找到了当年安葬祁智忍的那块向阳坡。木碑安然矗立在墓前,白底黑漆已经剥蚀,然凹底阳刻的碑文依然清晰。两棵白桦树,一前一后,像哨兵,像卫士,守望着墓地。

骤然,天空放晴了。金色的太阳拉开了时光的云幕,将光明洒满了山野。阳光照在墓碑上,照在墓地上,照在那两棵高高挺立的白桦树上,清新,透亮。

“祁智忍显灵了。”戚丽珠脱口而出。

“噗通”一声,当年被救知青袁忠明跪倒在墓碑前,跪倒在救命恩人祁智忍的墓前,跪倒在40年前救他重生的灵魂前,重重地磕头!

“我们都回去了,你还留在这儿……”

白启富向久违的英雄道出了积郁在大家心头的话。

在场的人们纷纷向英雄鞠躬致敬,由衷地表达几十年来积压在心头的对英雄的敬意和怀念。在人们的心中,祁智忍始终是救人的英雄,蒙在他身上的尘埃应该拂去,历史应还他的清白。人性的温度又重新回到了人间,萧瑟的山林有了春天般的暖意。

一阵秋风吹过,落下一地金黄,留下了千古绝唱。

“一定要让英魂回归故里。”

“找祁智忍的家人。”

白启富、戚丽珠把这一想法告诉了龚慧琴。龚慧琴历经数周,到处打听,寻找在大庆油田工作的祁智忍妹妹。辗转托人,终于找到了已退休回沪的祁智英的联系电话。

当祁家接到龚慧琴的电话,得知已找到祁智忍墓并希望回归上海的消息时,全家人喜极而泣,对他们的善举内心充满感激。83岁久病在床的祁父老泪纵横,拉着家人的手说:

“把坟迁回来,家就圆满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人气值 +6 收起 理由
海林 + 3 情真意切!
真真 + 3 --------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8-30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四海大哥的佳作。下午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值 +3 收起 理由
四海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8-30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分享佳作!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7-8-30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强 发表于 2017-8-30 12:06
欣赏四海大哥的佳作。下午好!

祝您下午开心快乐!
 楼主| 发表于 2017-8-30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沪上人 发表于 2017-8-30 12:34
欣赏分享佳作!谢谢!

谢谢谢老师祝您快乐!
发表于 2017-8-30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追忆当年,看得我泪流满面。问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值 +3 收起 理由
四海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8-30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了一个好人!
 楼主| 发表于 2017-8-30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逸致 发表于 2017-8-30 12:45
追忆当年,看得我泪流满面。问好!

祝朋友下午快乐
 楼主| 发表于 2017-8-30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真 发表于 2017-8-30 13:42
可惜了一个好人!

明天还有第二集
 楼主| 发表于 2017-8-30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真 发表于 2017-8-30 13:42
可惜了一个好人!

明天还有第二集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6-11 18: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