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2282|回复: 17

[知青岁月] 知识青年再到农村去很有必要——周末聊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2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还是先聊香港局势,然后,再聊知青的再下乡。


01  不满情绪是容易被操纵的


本周,林郑月娥特首终于说了对暴乱“零容忍”,警方也对游行发出了阻止通知书。这才叫对等的行动。先前的手段都嫌过软,知道会闹事,为什么还还批准游行?

这次事件,很匪夷所思的是:修改逃犯条例,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上街游行——他们都和逃犯有关系吗?

2014年的占中事件也是,几十万人的大游行,暴力破坏社会秩序,反对实施基本法23条——有那么多人认为自己会犯叛国罪吗?

本次事件,在特区政府妥协后,就应该没有持续的动能了。那么为什么,还会持续那么久呢?在没有诉求的情况下,那些人为什么还会上街游行呢?

所有游行都是因为心里不满。
而社会的不满情绪,又是很容易被利用的。

这种不满情绪来自哪里?

香港住房价格,名义上与北京差不多。但是,北京有住这样的房子的吗?

“棺材房”的窘状

“笼屋”——不知说什么好了


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心情能好吗?

香港住割屋和笼屋人就有30多万,从这样的房子里走出来的人,什么游行都可能参加,何况还有人给钱。

香港暴乱,比表面看的复杂。只是CIA和港独,闹不出这么大动静。换句话说,如果解决好住房等民生问题,也不会有那么多与逃犯无关的人参加游行。

回到匪夷所思。这些人应该参加有自己诉求的集会游行才对,应该呼吁政府解决自己的住房问题才对。而不是参加什么反23条、反修例的游行。那些和你们有什么相干?那些问题解决了,对你们有什么好处?有房子住了?没有!是不是很傻。

其实,政府已经在做填海造房,为你们解决住房问题。但是,有人却说填海用的是纳税人的钱,不应该。于是,给政府找麻烦,迫使计划停下来。

在你们切身利益上,政府和你们是在一条船上。而地产商才是你们真正的对立面,因为,是他们抬高了房价,让你们买不起房。想想吧!

高房价的房地产,香港是内地的老师,也一样的高房价。但是,中央的“房住不炒”,像点卤水一样,把疯狂的房价“凝固”了下来。香港是不是可以从中学点什么?

现在,内地也要当香港的老师了。深圳即将开始的房地产改革,会以最亮眼的光彩,在香港的身边绽放。

深圳住房二次改革方案正式发布,主旨就是,让老百姓住得起房、住得上房。里面尽是“现价的50%”、“现价30%”等震撼指标,对低收入的群体,甚至还有“现价10%”价位。没有空话套话,仅是干货。

有这样一个生活美满的邻居,你们还有闲心瞎闹?该想想香港的未来和自己的前途了!

香港离我很远,有点看不清。所以,说的不见得对。等有了安全保证之后,去趟香港,看看我说的对不对。




2  知识青年再到农村去很有必要


范海伟,71岁,杭州知青。他在原先插队的地方昌化买了一栋废弃的小学校,并把它改造成若干个单元。可供居住的单元有独立卫生间,另有1000多平米的活动场所,院子里还有菜地。他给快报热线85100000打电话,希望找一些人,到农村去养老。

                                范海伟和小学校外景
在范海伟“招兵买马”的时候,天津知青张承永在蓟县的知青“乐活大院”,已经经营近10个年头了。这里有各种适合老年人的活动项目,还可以接待各种会议,是一个多功能集居住和娱乐为一体的养老基地。

宁波,昆亭村,“六号美墅馆”民宿。上海知青徐永菊,当年插队在昆亭村,结婚后留在了当地,后又回到上海。但在2016年,她又回到农村,把自家的老房子做成民宿,号称“6号美墅馆”。当然,在她这里,农村养老,又有了农村创业的新内涵。
知青到农村养老,因为,他们去过农村,有农村情结。那里的自然环境,空气、水,都要好于城市,适合养老,甚至还适合一些慢性病的“疗养”。在“旅游度假”的心情下,重新过一次农村的生活,也是当年知青们的一种别样的养生体验。
相信现实生活中,已经有更多的知青回到了农村。或许,心里想着要回去的人,会比已经回去的人还要多。隐约觉得,农村养老,应该是一个趋势。当然,在这之前,还需要医疗条件和道路交通的大幅改善。
歌剧《红珊瑚》里,有一句保长孙富贵说珊妹的台词。记得当年,我们宿舍里的一位天津知青,总在聊天时表演这段儿,以表明他想尽快返城的心情。孙富贵的台词是这么说的:别看了,穷家破业的有什么看头。我要是你呀,就冲着珊瑚岛猛跺三脚,永不回头!那天津哥们儿只用了后一句,说:冲着“小河西”,我猛跺三脚,永不回头!
我相信这是当时绝大多数知青心情的真实写照。
没有一个知青在离开农村时还想到过再回去。可是后来,几乎每年都有知青“候鸟”似的回到农村,名曰“回访”。不知那天津哥们儿是不是也在其中?他或许早已忘记了他说过的话?或许他也还记得,只是因为“思乡情切切”,而“此一时彼一时”罢了。
不但有大批回访的,有想去养老的,在回到农村的人群中,还有这样一些人,他们重又接续了他们当年的志向,帮助农村改变面貌去了。
2007年,重庆合川区的300余名知青,30年后首次集结,带着项目下乡。根据自身的优势,免费为乡亲们做技能培训,植“知青林”,建立“知青图书馆”等。按现在的观念,这也叫做“慈善”。
更有再次到农村去,又像当年一样,与农民一起生活奋斗的人。
黑龙江逊克县,山河村。上海知青徐桔桔和河南知青贾爱春,应村民之邀,退休后重返山河村,带领村民致富。徐桔桔还把组织关系转到村里,当了这个村的党支部书记。
有如此担当的知青虽然只是少数,但却集中体现了知青群体对农村、农民的感情。这样的境界,算不算得上就是“知青精神”的一种呢?
知青对农村有感情,农村也肯定了知青。
记得在一次回访黑龙江的行程中,到了大五家子红色边疆农场场部,一位接待我们的场党委副书记在致辞中说:你们在兵团及农场的发展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你们的成绩已经载入农场的史册,农场没有忘记你们……
听着这些话,心里热乎乎的。当时就是喝了酒的感觉——啥都别说了,都在酒(话)里了!
我相信这些话,我们大家听着都很受用。因为,过去的那段青春,是被后人认可的。回头看当年,农场的教育,基本就是知青撑起来的。还有,在所有需要文化和技能的岗位上,在生产一线上,也都是知青在担任主力并发挥着骨干的作用。以至于,在知青返城后的最初几年,农场在这些方面甚至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明显不适应状态。
在老知青们再到农村去的时候,“新知青”也接踵而来了。他们虽没有我们当年的轰轰烈烈,但他们却比我们多了许多“精准”。所以,效果也比我们显著了许多。
农村需要的是带头人,不是劳动力,这是老知青时代所没有认识到的。于是,大学生村官来了,第一书记来了,还有一些到农村创业的青年也来了。他们带去了农村急需的知识和观念,在农村闯出了一条道路,改变了一片天地。
29岁的蔡建惠,5年前放弃城里优厚工作,回到自己的家乡,在嘉兴的庄史村,与伙伴们一起承包400多亩土地,开始了农村创业路。如今,他的团队年收入已有三四百万元,同时,他们也帮助乡亲们增加了收入,让农民种一块地,收两份钱:一份是租金,一个份是工资。
不仅如此,蔡建惠他们还在销售自家产品的同时,通过电商、团购等形式,帮村民们销售自家的农产品。他们的创业实践,突破了农产品销售瓶颈,改变了农村传统的经营观念,为庄史村经济发展闯出一条崭新的道路。  
蔡建惠和他种出的水果 。他摘到了桃子

在这些新知青中,不但有回乡新知青,也有城市新知青。甚至,让你想不到,居然还有外国新知青。下面这位新知青的功夫可是了得!真有点“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意思。
2008年,在上海工作的南非小伙高天成,想找个可以放松、发呆(他叫“裸心”)的地方。于是长三角满处溜达,最后找到一处半山腰的村落,租了几间破旧的土坯农舍,保留框架,按酒店档次设计装修。然后,招徕外国人住宿休闲,顾客盈门,生意火爆。于是,再租更多农舍,再顾客盈门,生意更加火爆。然后,因为规模迅速变大,就成立了集团公司,业务扩展,风生水起。再然后,就是现在,他们正在考虑是在上海上市?还是在香港上市?
高天成结束了中国农家乐的时代,开启了“洋家乐”的模式。他的酒店(就是原来的农舍),价格是4000/天/间,每年每间利润100万。而原来的农舍,年租金才几千元。点石成金了吧?也没什么奇怪,是他恰巧撞上了巨大的消费需求。
三九邬,这个莫干山景区的“城中村”,08年还是个只有一些老人留守的、几近废弃的破败村落。是高天成们让它成为别墅云集的度假地,村民们也就顺势走上了旅游致富的道路。他们或出租老宅,或在民宿打工,收入都是以前种地无法企及的。有的村民还用自己的老宅,干脆自己干起了民宿,收入也就直接上到了高天成的档次。在这里,好像农民的机遇比城里人要多,要上档次。
高天成和他的房东。他已经认老人为他的“中国奶奶”  

一个领路人,能让一个村子改变面貌,那么,一个军团、一个方面军呢?在互联网+以排山倒海的气势,向包括农村在内的传统产业的进军中,“电商”当之无愧地成了农村方向上的“方面军”,而“淘宝”又成为这个方面军的“突击军团”。
几乎与以上的主人公下乡同时,淘宝也开始了农村的布局。他们的介入,从一开始就是狂飙突进,挟着巨量资金和领先技术,将传统的营销模式挤扁压平,让农产品和工业品的流通渠道,瞬间变成了门对门的最短路径。这一变化已经被农村和农民所接受。因为,农民们卖东西不难了,买东西也不难了。并且,由于减少了渠道和层次成本,农民们得到了更多的实惠,致富更快了。
凭马云的“小塑料体格”,在农村可能什么也干不了。可是,他的淘宝却让全国农村在短期内有了显而易见的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马云和他的团队也应该是新知青,新知青军团。因为,他们给农村发展带去了巨大能量和变化。这种现象,是我们当年所无法想象的。
2017年,全国淘宝村数量已达2118个,淘宝镇达242个,淘宝村活跃网店超过49万个,带动直接就业机会超过130万个。并且,今年开始,阿里巴巴还将启动村淘项目,预计投入100个亿,要在全国1000多个县建立运营中心,10万个村建立淘宝服务站。
徐桔桔、蔡建惠和高天成等新老知青、中外知青们,都改变了他们那个村的面貌,造福了一方村民。可是,阿里巴巴到农村去,却改变了几千个村,以后还会改变更加广阔的农村。

马云们用的是信息化和高科技手段,弹药(资金)充足。和他们相比,我们当年手里使的都是些“冷兵器”,还“弹药”紧张。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不禁让人生出一丝感慨!但更多的,还是欣慰。毕竟,落后的农村正在变得美丽起来。

在知青“返城”的几十年之后,农村为什么又会被人重新关注?

山河依旧,但时代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大家都知道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吧?就是价格倒挂,让农业来支援工业的发展。所以,农村一直比城市穷。后来,改革开放,“剪刀差”逐渐缩小,国家政策向农村倾斜,城市开始反哺农村。现在,许多地方的农村已经比城市富裕了。

农村改革,从大包干开始,到免征农业税,到土地可以流转,再到宅基地三权分置,极大地开拓了农村发展的空间,土地的红利被前所未有地释放,使农村焕发出勃勃生机。土地活了,就有了吸引人的魅力。


在这一机遇期中,城市中积累的巨大的休闲消费市场需求,也正急于找到对应的供给。农村,就是这一市场需求的供给侧。

根据发达国家经验,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时,旅游休闲消费将进入快速增长期,这个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我国现在的人均GDP已经超过8000美元。

乡村休闲需求的“痛点”,将引导国家和社会资本迅速涌入农村。而农村,也会将这些种子变成鲜花、变成丰厚的果实回馈给参与者。于是,新老知青“再”下乡,也就恰逢其时了。他们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是,他们的故事却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

忽然想起了久未提起的一句话: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话用在现在,是多么的合适啊!

再多说几句民宿。在大众投资渠道狭窄的现在,去农村做民宿不失为一个较为稳定高效的选择。首先,可以满足自己休闲。其次,可以赚得比P2P还要高的利润。最重要的当然还是比P2P要安全。

但是,在进入之前,你最好要认识一个好的设计师,建筑的、景观的或室内的都可以。他可以让你的民宿富有特点和品位,而这正是你吸引别人到你这儿来的理由。否则,你充其量只能是个1.5代农家乐,在新的乡村休闲消费的市场里,撑得不会太久。

当然,选址也很重要,一般应该选在1到2小时车程的都市圈内,便于周末休假。这一点很重要,否则将失去白领客源。

之所以多说了几句“民宿”,是因为,这些,老知青们也还能干。在为农村再做贡献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精神上的享受。而民宿,除了自住和出租的功能之外,也可以成为老知青们闲来相邀,或踏青、或赏雪的小憩之处。就像我们的平常小聚,然而,却远离的城市的喧嚣,多了几分乡野田园的清雅诗意。

“新知青”是我在这里生造的词,只有在这个语境里才有意义。

当我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我看到的是老知青们默默离去的背影,而新知青则是八九点钟的太阳。但是,我们没有半点的感伤和嫉妒。因为,我们为之付出过青春的土地上,如今春天的花儿已经开了。套用一个句式:花开了,果实还会远吗?






                                             某地民宿外景



                                           某地 民宿庭院和阳光房


                                                          露天餐桌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2人气值 +8 收起 理由
缺心少肺 + 5 赞一个!
阿强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9-9-2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无法粘贴,这两天给补上。
发表于 2019-9-2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可以保证稳定,城市无业人口超过120万,即很危险。
发表于 2019-9-2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丁树 发表于 2019-9-2 08:58
图片无法粘贴,这两天给补上。

你可以先把图片另存为在桌面,然后在上传,这样可能会显现。
发表于 2019-9-2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山丁树朋友的佳作。上午好!
发表于 2019-9-2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芷言 于 2019-9-2 11:18 编辑

谢谢朋友光临发表自己的对知青下乡的一些想法并提出知青有必要去农村观点。对于上山下乡,当年我没有经历过,但,周围有不少邻居的哥哥姐姐经历了包括我哥哥。我没有做过问卷调查,不知道这些人是否感觉当年的下乡是值得的,但有一点我清楚,这些人不管现在生活空间是好还是糟,都没有人愿意再回到农村去,比如我哥哥,他插队的农村环境很好,但是他不愿回去,他情愿去遥远的广西买房养老,因为城市与农村的生活习惯无法“和谐”。至于那些去农村创业成功的的当年知青,我认为他们只是抓住了一个商机(个人观念),不过,我倒是希望现在的孩子应该在暑期去农村锻炼锻炼,学校或是家长都可以组织这样的活动。
发表于 2019-9-2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同意版主的意见,现在的孩子毕业后应该去农村锻炼后,才可找工作。
发表于 2019-9-2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分享朋友的佳帖。
 楼主| 发表于 2019-9-2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幽谷听雪 发表于 2019-9-2 12:35
我同意版主的意见,现在的孩子毕业后应该去农村锻炼后,才可找工作。

谢谢您的引申点赞!
 楼主| 发表于 2019-9-2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申老李 发表于 2019-9-2 13:25
欣赏分享朋友的佳帖。

谢谢点评!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4-26 17: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