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846|回复: 1

[其他] 老年人搭伴养老(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1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根据联合国的标准,中国老龄化率以超过16%,预计2035年中国的老龄化率将会达到1/3以上,意味着中国每3个人就有一个是老人。
一、孤独的老人将成为中国的普遍现象
每个人的体质、精神状态、是否易突发大病或易遗传慢性疾病的不同决定了其生命的长度是不同的,尽管现代医学发展突飞猛进,但仍然有很多疾病人类目前是治愈不了的。所以,伴侣生命长度因必然因素和偶然因素导致的必然不同,必然出现丧偶老人很普遍的现象。另外,随着社会生活压力的加大,不婚青年越来越多,据说日本人50岁以下的适婚人员结婚率不到50%,中国越来越像日本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一二线城市的未婚中青年越来越多。这些人老年以后,单身的可能性更大。还有很多年轻时离婚后担心再婚不利于子女也一直未婚的,等等,这个群体非常之大。
二、单身的老年人普遍内心孤独,且必然影响其生命宽度和长度
随着社会生活压力的加大,特别是买房子、养孩子、生病支出等社会平均支出的普遍提高,青年人、中年人普遍处于自顾不暇的境地,很难拿出大量的时间陪伴、照顾老人。且老年人与年轻人毕竟存在着巨大的代沟,在生活上、认识上存在着较大不同,即使有时间、有条件住在一起,老人在心理上也会表现出孤独。更别说那些老年丧偶、甚至不跟下一代生活在一起的鳏寡老人。空巢老人至少还有老伴陪伴,那些一个人生活的鳏寡老人的精神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压力,内心孤独、极希望有个人能说说话。
老年人在生活上对物质的需要远低于年轻人和孩子,大部分经济上有余力的老年人都是把自己剩余的钱无私的贴补给了下一代,因此,年轻人看望老年人时带着一堆东西,对老年人来说最大的意义不是他/她需要这些东西,而是他/她感觉到被人关心 、记挂而产生的精神上的满足感。所以,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是第一位的,物质需求大都能够自我满足(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除外)。
精神满足感对老年人影响最大的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会影响他/她的老年生活质量,可以说是其生命的厚度广度;另一个更隐蔽的影响是他/她的寿命,可以说是其生命的长度。为什么这么说呢?一个老年人死了,常人很少考虑他/她是因孤独而死的,大部分人会认为老年人的死亡是正常的现象,很少人会思考老人应该可以活多久;但一个身边的老人很孤独,成年人都能感受得到。我记得曾有人说,两只鸟儿只要死了一只,另一只大都活不长,可能凡是动物都有强烈的精神需要吧。所以,老人因孤独影响的寿命长度很难被我们察觉,但老人生活孤独--其生命的厚度,我们是能感受到的。有一首歌唱得很走人心《常回家看看》,但为什么没人唱《给爸妈再寄点钱》呢?这也可以反过来证明精神需要对老人的重要性。
无论是解决老人生命厚度还是长度问题,其实目标很简单明显,只有一个,即老人生活孤独问题。或者说,至少解决了老人生活的孤独问题,其实就既解决了其生命宽度问题,也解决了其生命长度问题。
三、孤独老人解决孤独问题的现状
最佳的解决方案是再找个老伴,搭伴共度晚年。但过去基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老年人虽有想法,也不敢越雷池半步,生怕“晚节”不保。除了传统社会舆论压力外,子女是否同意也是重大的障碍。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的改良与适应新形势,社会舆论已经可以接受老年人丧偶或离婚后再婚的现象。但这时,老人子女的态度仍没有改变:过去主要担心舆论,现在更担心的是遗产问题、父母退休金分配问题、一旦结婚后对另一方老人扶养义务或道义等现实性的利益问题。如此,即导致了再婚率极低,绝大部分单身老年人处于单身状态且不跟晚辈生活在一起,即使再婚的还是要分为三种情况:1、登记结婚的,约占10%;2、无证同居的,占近90%;3、协议同居的,在同居前签署了有关财产、人身关系的约定,这种情况极少。
登记结婚肯定是我国婚姻法最保护的方式,但为何大部分人选择了宁肯同居也不肯登记呢?一则是老年人双方都有顾虑,但主要还是因为子女的反对。理论上说,子女无权干涉父母的婚姻自由,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我们必须承认它的存在。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和解决它。
四、解决方案:同居协议
目前,解决老年人双方顾虑、特别是子女反对的现实、有效的方案就是协议同居模式。尽管我国婚姻法未给与未婚同居以法律保护,但法律并未禁止不能签订同居协议、或者认为同居协议是无效的。既然,可以约定同居协议,那么通过同居协议的方式把自己的顾虑、子女反对的担心都通过同居协议的方式予以提前约定,这个老年人搭伴养老的阻力将大大降低。让老年人搭伴养老既不会有各种阻力,也避免了婚姻法的各种限制,是一种现实的选择。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4-27 10: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