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楼主: 真真

蒸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13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来访。问候真真管理委员。

点评

谢谢老师!向您问好!  发表于 2022-6-13 19:51
发表于 2022-6-21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真夏至愉快!

夏至,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0个节气,民间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也就是说,夏至并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过了夏至,炎热的天气才会逐渐到来,等到7月份,进入三伏天之后,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一段时间。
谚语是民间从古至今流传下来,具体一定借鉴意义的句子,关于夏至,同样有不少谚语,有些谚语,通过夏至的天气情况,可以预测当年夏天或者是当年三伏天期间,是否热不热的问题。本篇内容,笔者就通过详细的谚语,和大家说说这件事,看看今年三伏天到底热不热?

×

  • “夏至风从西边起,瓜菜园中受煎熬”
这句谚语从字面意思解释,如果夏至节气到来之后,刮了西风,那么,当年种植的蔬菜、瓜果,就会因干旱而受煎熬,受煎熬的原因是由于长时间干旱无雨而导致的。
夏至带来之后,温度继续升高,多地最高温度达到35-40度,甚至局部地区超过40度,而蔬菜瓜果的生长离不开水分,如果当地长时间无降雨的情况下,又没有及时浇水,就会因干旱而影响正常生长。
所以,单从这句谚语来解释,如果夏至节气刮了西风,那么当年雨水较少,也就预示着当年三伏天比较炎热,换个角度来说,夏至刮西风是不好的。



  • “夏至见春天,有雨到秋天”
这句谚语意思是说,如果到了夏至节气,温度还和春天差不多,那么当年降雨较多,从夏至开始,到立秋节气,持续的降雨较多。如果单从热或不热的角度来说,按照此谚语所表达的意思,三伏天期间降雨较多,温度相对也会下降一些,说明当年的三伏天不热。
如果延伸一下,从农业种植角度来说,三伏天该热不热,五谷不结,说明三伏天的高温,对于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要达到积温的情况下,庄稼的产量才有保障。所以,如果降雨天气较多,并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从这方面来说,夏至节气温度不高,也是不好的。

×

  • “夏至大烂,梅雨当饭”
这句谚语先要解释几个词,“烂”这里指的降雨,“大烂”的意思是降雨多,降雨量大。而“梅雨”指的也是下雨,“当饭”说明比较常见。因此,综合起来说,如果夏至节气下了大雨,那么往后的一段时间,也就是三伏天期间,降雨都比较多。
从人们的感官上来说,三伏天期间,炎热的时候温度不高,会比较舒适,很多朋友则喜欢这种感觉。而从农业种植角度来说,虽然降雨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是,如果降雨过多,也不是好事,光合作用不充足,还很容易发生倒伏。
  • “夏至响雷三伏冷,夏至无雨晒死人”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如果夏至节气遇到了打雷,那么当年三伏天期间比较冷,说明温度不高。如果夏至节气没有下雨,那么后续三伏天期间温度较高,用“晒死人”的比喻方式,形容温度较高。
夏天出现打雷很正常,下雨也很正常,但是,天气变化比较多端,该下雨的时候不下雨,该打雷的时候不打雷。从农业种植角度来说,如果三伏天温度较低,农作物整体积温上不去,也会影响产量和品质。



看到这,总结一下,结合夏至谚语所表达的内容,今年的三伏天热不热?和夏至节气刮风、温度、下雨、打雷等因素有关。如果遇到刮西风、温度低、打雷、下雨的天气,那么当年的三伏天没有那么热。相反,如果避开了上述天气,那么,当年的三伏天相对较热。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值 +3 收起 理由
真真 + 3 大歌好!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22-6-21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快乐大歌 发表于 2022-6-21 16:57
真真夏至愉快!

夏至,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0个节气,民间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也就是说,夏至并不是 ...

我怕热,不喜欢夏天,加上血压低,迷迷瞪瞪总想睡觉。
发表于 2022-6-21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真 发表于 2022-6-21 19:09
我怕热,不喜欢夏天,加上血压低,迷迷瞪瞪总想睡觉。

夏至,转眼即至;祝福,依旧如昔;友谊,藏在心底;记忆,需要铭记;人生,需要美丽。夏至到来,幸福快乐随行,健康平安围绕,愿真真精彩生活乐淘淘。

点评

好温暖,谢谢大歌!  发表于 2022-6-21 20:52
发表于 2022-6-22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来看蒸饺。谢谢来访。问候真真管理委员。

点评

谢谢老师!向您问好!  发表于 2022-6-22 19:46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4-27 09: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