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回忆录] 【足迹】104、涂鸦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6-4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老兄的涂鸦《解内小学》,让我想起在云南支教时曾经在金沙江右岸看到过的一所只有一位教师的小学。中国的农村教育、任重而道远啊!
——新浪网友上海周忠明2013-7-4  12:40

 楼主| 发表于 2022-6-4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艺术类不是想学就能学成的,是需要天赋和激情的。
——新浪网友上海跃进农场三连2013-7-6  09:16

 楼主| 发表于 2022-6-4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幼随母爱绘画,长大时时也靠它,
创作讲课都实践,如今回忆亦天涯。
——老友龙行天下2014-9-23 12:28:47

 楼主| 发表于 2022-6-4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乡村小学素描。当年乡村小学建设,政府没有资金投入,全部由农民自己解决。只能因陋就简,利用村里的旧房子。在那个年代,政府又要求把学校办在贫下中农的家门口,因此我所在的大队有4个自然村,村村都有学校,其中3个是单人校,即一位民办教师,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美术全包,人称万金油。有一个村的学校就设在知青的住房里面,知青与小学生共同成长。民办教师家在公社,距离40多里,有事不能来时,就叫知青代课,倒是很方便。
——中知网友麻沙老农2014-9-23 16:16:42

 楼主| 发表于 2022-6-4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知青自强不息 发表于 2022-6-4 09:31
欣赏乡村小学素描。当年乡村小学建设,政府没有资金投入,全部由农民自己解决。只能因陋就简,利用村里的旧 ...

老农老友早上好!您说得对,那时虽然政府没有资金投入,但村民们对教育还是非常重视。我代课期间参加过“普教”工作,除了个别地区重男轻女意识严重,不让女童入学之外,大多数乡亲对普及义务教育还是非常支持的。您提到的“万金油”我非常理解,它恰好是我下一篇文章的标题。看来我俩真的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
——自强不息2014-9-24 09:10:52

 楼主| 发表于 2022-6-4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候基层办学校好似一阵风,一下子就都办起来了!我们牧业队的小学,学生都得住校,所以规模不小。我们大队的队办小学自70年秋天开办,直到76年春天我离开时一直在办着,开始教师全是知识青年,后来知青们走了许多,开始安排后下乡的小知青或是队里青年担任了。
——老友龙行天下2014-9-24 08:19:33

 楼主| 发表于 2022-6-4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知青自强不息 发表于 2022-6-4 09:32
那时候基层办学校好似一阵风,一下子就都办起来了!我们牧业队的小学,学生都得住校,所以规模不小。我们大 ...

龙版所言极是。实事求是地说,当年对农村的教育还是比较重视的,但后来竟会拆掉许多边远偏僻的学校,吊销许多民办教师的资格,真真让人匪夷所思。
——自强不息2014-9-24 08:56:13

 楼主| 发表于 2022-6-4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妈妈绘画有天赋,儿子学来有用处,
临时代课不慌张,专刊惊人聚会幅。
——老友龙行天下2016/8/15 9:05:00

发表于 2022-6-4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学习分享佳作!
 楼主| 发表于 2022-6-4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沪上人 发表于 2022-6-4 18:20
欣赏!学习分享佳作!

谢谢沪上人老师!晚上好!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6-26 23: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