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回忆录] 【足迹】107、夜访枫木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6-10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山之子 发表于 2022-6-10 08:21
想起那时的情形有点心酸!爱听老师的故事!

谢谢大山之子老师支持!上午好!
 楼主| 发表于 2022-6-10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春归来 发表于 2022-6-10 08:44
呵呵,理解您。西南、东北,天各一方,我们同是老知青。彼此有许多相似之处。
做好当下事,健康快乐第一 ...

谢谢朋友!虽然我们相识的时间不长,但与您每次交流都能够明显感受到您的真诚和坦荡,仿佛邂逅多年未曾谋面的老朋友一样。谢谢您!衷心祝您阖家安康幸福快乐!
发表于 2022-6-10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知青自强不息 发表于 2022-6-10 09:05
谢谢大山之子老师支持!上午好!

 楼主| 发表于 2022-6-10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2-6-11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知青自强不息 发表于 2022-6-9 10:12
谢谢阿强兄弟持续关注支持理解点评加分鼓励!上午好!

               老知青自强不息大哥周六愉快。  
发表于 2022-6-11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四味 于 2022-6-11 11:22 编辑

余粮,应该是名副其实的多余的粮食!
发表于 2022-6-11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四味 于 2022-6-11 11:20 编辑

余粮,应该名副其实才可以让农民“上交余量”;自己不够,哪有啥多余呀?上面也知道,农民口粮不足,于是假心假意,出现了“返销粮”……
发表于 2022-6-11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篇现实敦厚的作品,也可说是一篇现实批判作品吧,十分清晰地反映出当时的农村教育场景!实在叫人唏嘘!。而历史就是在这样的场景里挣扎着,在贫穷中煎熬中过来的。不必去否定它!,只是要找出根源——缺少文化,思考,怎样才会不让悲剧重演。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值 +3 收起 理由
老知青自强不息 + 3 大赞!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22-6-11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味 发表于 2022-6-11 11:17
余粮,应该是名副其实的多余的粮食!

现在反观历史,许多称谓都显得那么滑稽。自欺欺人也好,掩耳盗铃也罢,彼时有谁胆敢说个不字呢?
 楼主| 发表于 2022-6-11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味 发表于 2022-6-11 11:17
余粮,应该名副其实才可以让农民“上交余量”;自己不够,哪有啥多余呀?上面也知道,农民口粮不足,于是假 ...

四味老兄下午好!如果不是亲身经历,这些东西我们是无论如何也很难知道的。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6-26 23: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