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2621|回复: 44

[回忆录] 纪实文学《冬夜冒雪赴边陲——大雪忆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7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同舟共济 于 2023-2-25 14:08 编辑

  五十年前的大雪时节,下乡插队的我,背土投锄离南乡,戍边从军赴北疆。触景生情,有感而作:


冬夜冒雪赴边陲
——大雪忆往
萧毅

  “呜——”汽笛长鸣,火车风驰电掣地向北飞驶,跨过长江,越过黄河,经过秦皇岛,穿过山海关。车厢外的景色渐渐地由绿变黄、由黄变白,车厢里的气温慢慢地由高降低、由暖转冷。
  我们被安排在一节铁皮闷罐车厢里,带我排的排长姓丛,吉林人,中等身材、皮肤黝黑、眉毛粗浓、目光犀利,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说起来头头是道。
  白天,我们坐在车厢的地上,靠着车壁休息,或闲聊,或向排长敬烟并打听团里的情况。腿坐麻了就爬起来,从门缝里往外看风景。
  晚上,我们躺在车厢的地上睡觉,车内很冷被子又很簿,大伙挤在一起互相取暖。
  “咕咚、咕咚……”车轮与铁轨的磨擦声不断地传入耳中,有节奏的拍子好像催眠曲似的,听了后昏昏欲睡。
  棚车经过了几天几夜的长途运行后,停靠在东北的一个小县城火车站,并被分成两列。一列开往丹东团部和一营、二营的驻地,另一列开往长甸三营和四营额驻地。我们连也随车被拉到了距离边境不远的一个小站,准备前往河口四营。下了车,营部派人前来接站。
  连长姓王,江苏人。王连长方方的脸庞、黑黑的皮肤、矮矮的个子、棒棒的身体,双目炯炯有神、说话铿锵有力。
  这里距离四营营部还有三十多公里路程,本以为会派车来接我们,没想到连长却宣布要我们步行去那里,作为到团里的第一次拉练。
  我们背着棉被打成的背包,穿着笨重的毛皮毡靴,顶着寒风、踩着冰雪,行走在公路上,浩浩荡荡地向驻地挺进。
  公路的左边是宽广的田野草甸,右边是陡立的山崖石壁,四周黑灯瞎火、静悄悄的,只有“嚓嚓嚓……”的脚步声,依稀可见远处隐隐约约的灯火。长长的队伍犹如一条蜿蜒的青蛇,爬行在皑皑白雪上。
  没吃晚饭,又没水喝,口干舌燥的,肚子饿的咕咕直叫。时有人从地上抓一把雪,塞进口中充饥,也有人从路边崖壁上扳一串倒挂的冰凌,含在嘴里解渴。
  一小时过去了,队伍中不知谁问了一声:“排长,离四营驻地还有多远啊?”
  “不远了,大家伙加把劲!”排长应答。
  走啊走的,又一小时过去了,大家又饿又渴、又冷又累,都盼望着早点到达驻地。
  忍不住又有人问排长:“快到了吧?”
  “快了,快了,再坚持一下就到了!”排长打气说。
  这时,大伙已经累得疲惫不堪,减慢了行军速度,队伍也渐渐地拉开变长。
  我的腿也不听使唤了,又酸又胀的有点抬不起来,心里在嘀咕:到底有多少路?怎么还没走到!
  一路上出了不少状况,有的背包带松了,背包从肩和背上滑了下来,只好停下来重新打背包;有的脚磨出了水泡,疼的一瘸一拐地走路;还有的实在走不动了,落在队伍的后面……
  连长和排长不断地给大伙鼓劲,要我们坚持走到底。
  远处的灯光越来越近,越来越亮。
  “汪!汪!汪!……”小镇上传来了一阵阵狗叫声。
  足足走了三个多小时,总算到达了部队营部。吴营长和刘教导员在门口迎接,并领我们到食堂里歇息。
  不一会,炊事员送来了一大铁锅热气腾腾的手擀面条,用脸盆打满后分给各班。大伙赶紧围了上去,狼吞虎咽地往肚子里倒。
  因四营十连和十一连的营房,老兵复原还没有走,所以我们新兵要到山沟沟里去驻扎和集训。
  饱餐了一顿后,连长宣布继续开拔,到三十公里外的集训地去。大伙一听惊得目瞪口呆,心里暗暗叫苦。
  我实在忍不住了,从嘴里冒出了一句:“怎么还要走啊?”
  连长笑着说:“这回不用走了,派车把你们拉过去!”
  大伙听了连长的话,这才稍微松了口气。军令如山倒,只好硬着头皮,分头爬上了停在室外的几辆嘎子车。
  车子在崎岖的山路上疾驶,路面很窄,高低不平,右边是峭壁,壁上山石陡立;左边是悬崖,崖下激流奔腾,鸭绿江水犹如一条蛟龙从车道底下游过。江面上水雾笼罩,江对岸夜色苍茫,只有朝鲜的一些村庄里透出星星点点的微弱灯火。
  天突然下起了大雪,站在车上,飞雪扑面刮来,呼啸的朔风直往脖子里钻,寒气逼人、冰冷刺骨。一会儿棉帽和棉衣裤就沾满了雪花,鼻子和耳朵冻得麻木了,浑身发抖,直喘粗气。路面又铺上了一层白雪,车后雪尘飞扬,留下了长长的车轱辘印。
  开了一段路,我乘坐的那辆车子突然熄火了。司机赶紧下车检查,一会儿打开车前盖,趴在车头检查;一会儿钻到车底下,躺在地上检查。原来是天气太冷,晚上温度又低,油路受冻堵住了。
  车子动不了了,大伙只好下车,围着车子干着急,被冻得够呛。有的搓手,有的跺脚,也有的来回走动,活动身体取暖。
好不容易修好了故障,可是车子在天寒地冻的野外停得时间长了,发动不起来。
  司机只好用摇车把使劲地摇车,1次、2次、3次 ……怎么也点不着火。
  于是,站在旁边的几位身强力壮的小伙子,自告奋勇地上前帮助司机摇车,1圈、2圈、3圈……一口气摇了几十下,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
  其中有一人用双手握住摇车把连续转动,不料摇车过程中摇车把突然反转,重重地打在他的手臂上,伤的不轻。
  1位、2位、3位……在司机和他们几个的轮番摇车下,总算把车子给发动起来了。
  站在车下的人冻了半天,早就等不及了,争先恐后地爬上车子,继续赶路。
  雪越下越大,风越刮越猛,车速也越来越慢,又颠簸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目的地——古娄子,已经是深夜十二点多钟了。
我们住进了村民石垒土砌的屋子,睡上了热乎乎的火炕,进入了梦乡。
  我们从浙南山区途经温州、上海等地到辽东半岛,经过了六昼夜的车船劳顿,雪夜跋涉赴边陲,终于抵达部队,开始了新兵连集训的生活。


军旅留影



评分

参与人数 12人气值 +48 收起 理由
真真 + 5 赞一个!
周永根 + 5 大赞!
撫順地質老人 + 3 大赞!
黑土恋 + 5 大赞!
李稼圃 + 3 相当可爱!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22-12-7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同舟共济 于 2022-12-7 09:26 编辑

军旅留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值 +3 收起 理由
从善如流 + 3 相当可爱!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12-7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同舟共济大哥的回忆录——《冬夜冒雪赴边陲—大雪忆往》
发表于 2022-12-7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真写得好, 读着好像身临其境, 那种又冷又累, 扑面而来的雪花, 把人都要冻成冰棍儿了~

事情经过那么多年, 楼主还能把当时的感受描写得那么动人, 了不起!
 楼主| 发表于 2022-12-7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强 发表于 2022-12-7 09:42
欣赏同舟共济大哥的回忆录——《冬夜冒雪赴边陲—大雪忆往》

上午好!谢谢阿强老师留墨并加分鼓励!祝冬安!
发表于 2022-12-7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同身受、既没有战火纷飞、也没有雪山草地!
锻炼共产主义接班人不忘本应有红军长征精神
 楼主| 发表于 2022-12-7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彩色风筝 发表于 2022-12-7 10:04
文章真写得好, 读着好像身临其境, 那种又冷又累, 扑面而来的雪花, 把人都要冻成冰棍儿了~

事情经过 ...

  上午好!谢谢彩色风筝版主留墨点评和嘉言鼓励并大力支持!祝冬安!
  我出塞从军多年,从连队到机关、从北疆到南陲,戍边守土;东北风雪漫漫、中南烟尘滚滚,军旅情结深厚;部队生涯的印记和当兵岁月的留痕深刻在心里脑中,故事多多,记忆犹新。

发表于 2022-12-7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舟共济 发表于 2022-12-7 10:57
上午好!谢谢彩色风筝版主留墨点评和嘉言鼓励并大力支持!祝冬安!
  我出塞从军多年,从连队到机关、 ...

好啊! 您一辈子的生活丰富多彩, 慢慢地把您的精彩人生展示给我们大家, 让我们与您同喜同欢乐~
发表于 2022-12-7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当兵还是很艰苦的,但也许日后回忆起来,会发现当兵的经历对自己的人生是一个很好的历练。
 楼主| 发表于 2022-12-7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同舟共济 于 2022-12-7 11:25 编辑
从善如流 发表于 2022-12-7 10:39
感同身受、既没有战火纷飞、也没有雪山草地!
锻炼共产主义接班人不忘本应有红军长征精神

  上午好!谢谢从善如流老师留墨点评互动与交流!
  我们新兵一下火车就跋涉赴部队驻地,驻防在鸭绿江边,巡逻站岗,白天长途拉练,晚间紧急集合等,是家常便饭。73年赴抚顺大伙房水库防汛抗洪,75年赴长江战训军演,76年赴唐山抗震抢险、老人家逝世东北驻军进入一级战备,79年赴南疆自卫等,北戍南征,难以忘怀。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值 +3 收起 理由
从善如流 + 3 情真意切!

查看全部评分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6-10 07: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