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572|回复: 4

[史海钩沉] 周恩来秘书领导段伯宇周旋于国民党上层人物之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18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遨翔天地间 于 2022-12-18 15:03 编辑

周恩来秘书领导段伯宇周旋于国民党上层人物之间
中共地下党员段伯宇从抗日前线来到重庆,周恩来秘书周怡和他单线联系,领导他周旋于国民党上层人物之间。1939年春节前的一天,中共地下党员段伯宇风尘仆仆地从抗日前线南昌来到了重庆。
段伯宇的父亲段云峰,生有四子五女。四子按“伯仲叔季”的顺序,分别取名为伯宇、仲宇、叔宇、季宇。伯宇开始时叫段宇,字豁如。他9岁时,段云峰考入陆军大学,遂将他接到北京,同住在陆大宿舍里。段伯宇10岁那年到天津觉民小学读书,后升入觉民中学,直到16岁被学校开除。所谓“开除”,是因为段伯宇多次参加反帝爱国运动。例如,1920年1月29日,他和2000余名学生一起,在周恩来领导下进行街头演讲,散发革命传单,并公推周恩来、于方舟、郭隆真等四位同学为代表,和省长曹锐谈判。后来28位同学被监禁。段伯宇在觉民中学是带头分子,也被学校“斥退”(开除)。
段伯宇老人说,他对十几岁时在天津的这段历史,印象特别深,终生难忘。特别对周恩来、邓颖超、郭隆真等天津学联会和“觉悟社”的领导人,他非常敬仰,佩服。
从天津回到保定(这时,他父亲段云峰已在保定军校当战术教官),段伯宇满以为一定要受到父亲的严厉训斥,不料一向严厉的父亲并未苛责,只询问了他参加学生运动的经过和今后打算。翌年,生性耿介的段云峰脱离了军界,也不愿参加国民党,决心以教育救国,开办了培德中学,任董事长兼校长。他希望段伯宇不要从政从军,而要像孙中山先生那样学医,治病救人,利人利己,日后转向革命。段伯宇听从父命,遂报名投考设在保定的河北大学医科,时在1922年。
说起大学生活,最使段伯宇难忘的是,他有幸结识了中共地下党员戴培元,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阅读了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反杜林论》和日本学者河上肇的《政治经济学大纲》等,对马克思主义有了初步的理解。但使他抱憾终生的是,戴培元因受学校迫害不得不于1924年离校,段伯宇争取入党的愿望也因此而未能实现。
在大学里,段伯宇仍一如既往地积极参加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军阀的爱国学生运动。他带头请愿、罢课,驱逐了压制进步教师和学生的医科主任赵公瑾,请回了有名望的教授,使医科办得大有起色。
使段伯宇更值得回味的是,他在1928年5月间曾机智地掩护晋军名将傅作义逃离保定,使傅未遭奉系军阀张作霖的毒手。
这是段伯宇青年时代一个很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1927年是北伐战争高涨的一年。北洋军阀最后一个代表人物张作霖集结重兵与北伐军相对抗。阎锡山派傅作义率第四师挺进涿州,奇兵出没于门头沟、长辛店一带,威胁北京,成了奉系的肘腋之患。张作霖遂令张学良率奉军精锐,以10万之众包围了涿州。傅作义率部坚守三个月,涿州岿然不动。但城中粮食吃完,老百姓无以为生。在这种情况下傅作义接受了停战“谈判”。达成协议后,张作霖派张学良迎接傅作义到北京,盛宴款待。但后来“张大帅”翻脸不认人,将傅送到保定,名为保护,实为软禁。
1928年5月的一天,段云峰在陆军大学的老同学崔笑如突然到河北大学找到了段伯宇,悄悄嘱咐他买三辆自行车,将一位“好朋友”送往外地。并叫段伯宇第二天按指定时间、地点去接他们。还叮嘱他务必严守秘密,就连父亲段云峰也不要告知。
第二天是星期天,段伯宇按约定于下午来到西街“德润浴室”的旁门。打了暗号后,崔笑如陪着一位身穿长袍、体态魁梧的“商人”从后门出来,三个人骑上自行车,两人在前,段在后,从西街绕过奉军警卫岗哨,出了保定西城门。为了掩护,段伯宇骑车跟在后面百米左右。下午四五点钟,距城已约十里,突然从后方追来的十余名骑兵,鸣枪叫段站住,问段有没有看到什么人过去?段说没有看见,并说明自己是河北大学学生,利用星期天下乡探亲访友。骑兵听后即呼哨而去。
天近黄昏,段伯宇骑车赶上了崔笑如等二人。讵料天公不作美,下起雨来,三个人推着车子,好不容易到了黑龙潭,在一个大车店里吃晚饭。
点上菜油灯,在炕桌上摆好饭菜后,那位“商人”轻轻地问段伯宇:“段同学,不认得我吧?”
段摇摇头,说没见过面,不认得。
“商人”说:“我姓傅。”
段伯宇听他山西口音很重,心想:崔老伯是军人,他的朋友做生意的不多,看来这位“商人”很可能也是军人。联想到报纸上说北伐军已于4月下旬下令对张作霖的奉军和直鲁联军发动总攻,进军平津,而被软禁在保定的傅作义,属于北伐军中的晋绥联军。这样想来,眼前的这位“商人”莫非就是傅作义?
但想归想,段伯宇嘴上没有说出来,而是说了他遭遇奉军骑兵盘诘的经过。崔笑如听了连声说:“好!好!”这时“商人”端起酒杯,提高了嗓门,对段伯宇说:“段同学,你很有胆识。来,我们一同喝一杯!”
在昏黄的灯光下,段伯宇仔细打量,见“商人”眉宇间有一股英气,心中断定此人一定是傅作义将军。但又不便多问,遂举杯一饮而尽。
三人计议,从黑龙潭赶往明天的目的地白沟河,还有五六十里路。天下雨,自行车不能骑,怎么办?段伯宇走出屋外,找到了两位赶大车的车夫,说他们有急事要赶路,请车夫劳驾送一程,车资从优。车夫见段伯宇年纪轻轻,怕他说话不算数,要求面见“掌柜”。段伯宇随即将两个车夫领进屋。傅作义和蔼地招呼他们坐下,问长问短,就是不谈搭车的事。段伯宇心里着急,而崔笑如却示意他不要插话。最后车把式问:“掌柜的是山西人吧?”
傅作义点点头,说:“是山西人,到贵地来做生意,请把式多关照。”
车把式满口答应,傅作义又加了一句:“天雨路滑,脚费加倍奉送,一言为定。”
第二天一大早,段伯宇陪同傅作义、崔笑如一起乘大车冒雨赶往白沟河。一路上要通过宋朝时代就有名的三道关口,加之傅作义逃出保定已一天一夜,途中所经之处均由奉军把守,可谓险阻重重。好在雨越下越大。经过容城时段伯宇站在大车车辕上,和车把式一人一边,扬着鞭子,哼着梆子腔,策马驾车穿城而过。一路无阻,正午时分到达了白沟河镇。这是个大镇。白沟河上有一座大桥。车到桥头,已有一辆长途汽车停在桥头。傅、崔与段伯宇告别。傅作义握着段伯宇的手,低沉地说了句:“我们后会有期。”
过了二三个月,段伯宇从报上看到傅作义就任天津警备司令。不久后又收到傅的来信,约他暑假去天津。此后段伯宇在大学的费用,直到1930年夏毕业,均由傅作义供给。
段伯宇冒险犯难救援傅作义将军的义举,在学校和社会上不胫而走,传为美谈。段后来还因此意外地获得了他万万没有想到的回报。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段伯宇大学毕业后到太原谋生,和同学刘静波一起想开办一个诊所,但苦于无药品和器械。他回保定找河北大学医院药房主任兼某大药房经理求助。经理姓刘,爽快地答应为他们配备一个诊所所需要的药品和器械,一年之后再付钱,并设宴款待了他。席间,刘经理对段伯宇说:“以静波同学的医道和你的开创能力,开办诊所济世救人,前途有望。”并说你入校后功课好,对推动学校医科改进很大。当时傅作义与奉军交战,交通阻绝,你冒险去北京请来第一流教授,后来又援助傅将军脱险,此举有关时局,非同一般。语毕向段伯宇敬了三杯酒,并说倘有困难,药品器械就不必付钱了。
这件事对段伯宇教育很深,感到人心是秤,是非、曲直、公道自在人心。一个人应该不计安危,为社会多作贡献。
在太原办了近三年诊所,段伯宇接触了不少进步人士,利用时间看了大量马列主义著作。他还在离诊所不远处开办了一个小书店,公开出售进步书籍。
那时,山西处于阎锡山的统治之下。尽管1930年阎锡山和冯玉祥联合反对过蒋介石,但后来他又和蒋介石言归于好。而对共产党,阎锡山则大肆镇压。段伯宇在他鼻子底下宣传马列主义,出售进步书籍,岂能不招来祸殃?1934年秋末冬初的一天,刘静波应邀去给太原宪兵司令部参谋长看病,无意之中看到办公桌上一张逮捕人的名单,段伯宇赫然名列榜首。刘静波不动声色,以取药为名回诊所通知段伯宇急速离开太原。
保定当时也属阎锡山管辖。段伯宇有家归不得,只得南下邢台找老同学张步封另谋生路。张步封的父亲是三十二军参议,和段伯宇父亲又同为老同盟会员。他冒险相助,介绍段伯宇到三十二军当军医。这不仅使段伯宇开始了军旅生涯,而且有幸结识了许多地下共产党员,为他后来的辉煌人生开辟了道路。
谁说人生没有机缘?段伯宇进入三十二军工作,难道不是一种机缘?当然,这种机缘首先缘于段伯宇长期以来对马列主义孜孜不倦的追求,缘于他对中国共产党的强烈向往。[
早在1928年以前,中国共产党在三十二军就有了地下党员和秘密组织。追本溯源,北伐胜利后商震就任河北省主席,将他任绥远都统时开办的绥远军事政治学校迁到北京,改名为河北军事政治学校,学生中就有了不少秘密共产党员。该校地下党组织属北方局军委领导。曾在军长商震身边当过少校、中校副官及人事科长的王兴纲,就是三十二军地下党组织的负责人。解放战争时期,王兴纲曾任华东军区联络部副部长和山东兵团联络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解放军总政治部联络部副部长、中央军委办公厅副主任等重要职务。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副司令员的陈锐霆将军,早年也是三十二军的秘密共产党员。他的入党介绍人就是王兴纲。
曾任云南省政协副主席的王启明,也是三十二军的地下党员,还担任过三十二军参谋长。他起义后受到邓小平的高度评价,任命他为陈赓纵队的副参谋长。为什么三十二军中共产党地下组织会这样活跃?这和该军军长商震将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式的呵护有很大关系。
商震,字启予,1886年(清光绪十四年)生于保定。早年丧父,家境贫寒。在保定陆军速成中学(保定军校前身)期间加入了同盟会,从事反清革命活动,曾与冯玉祥结拜为兄弟。辛亥革命后,因暗中进行革命活动几乎被袁世凯处死。1916年投入阎锡山麾下,历任晋军团长、旅长、师长、绥远都统、河北省主席、山西省主席等职。阎锡山既用商震之才,又对他很不放心,处处掣肘,使商震深受寄人篱下之苦。商震富有正义感,看不惯“阎老西”那套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政客加军阀的手腕。1930年中原大战,阎锡山和冯玉祥联合反蒋失败。蒋介石责成商震整编山西部队,将晋军改编为四个军,商震、徐永昌、杨爱源、傅作义分任第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军的军长。从此,商震有了自己可以独立控制的“嫡系”部队。
商震对日军的侵略行径深恶痛绝,对参加察哈尔长城抗战的共产党人吉鸿昌、方振武、宣侠父等十分同情。吉鸿昌、方振武失败后到北京投奔商震。商震极力进行掩护,悄悄将吉鸿昌放走。后来,蒋介石要商震部队进山西“围剿”红军,西安事变后叫他“讨伐”张学良、杨虎城,商震虽难以公开拒不从命,但想方设法叫部下“保存实力”。该军在山西未与红军有大的接触,还有二三百人携枪械投奔了红军
对隐伏在三十二军中的共产党员,商震不仅未予“清洗”、“镇压”,反而予以任用。他身边就有不少地下党员。他的私人信函及不少私事也交给地下党员王兴纲处理。王兴纲名为商震的副官,实际上成了商震的左右手和私人秘书。商震任第六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二十集团军总司令后,又将王兴纲调升为第二十集团军人事处长。
有了这样的客观环境,段伯宇在三十二军的三年中,不断地向共产党靠拢,为他后来从组织上入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追求真理,段伯宇1938年6月到达延安,进抗大第四期学习。一天,领导上找他谈话,说明我党与国民党有协定,抗大不能吸收国民党现职军人,以免引起对方“抗议”。你是三十二军军医,现职军人,希望你提前返回原部队。你入党的问题可以到原部队找党的地下组织解决。
8月初,段伯宇赶到长沙找到了三十二军。王兴纲听说段从延安回来,主动约段谈话,并到一个叫“李合胜”的饭店设宴接风。饭后,王兴纲对段伯宇说:“你在延安的学习情况我大体了解。你要求入党是好的,我们研究后告诉你。”
不久后,王兴纲郑重地通知段伯宇:组织已同意你入党。介绍人是我。后天一大早你到岳麓山腰小土地庙前等候,由湖南省委聂洪钧同志领你宣誓。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这句诗,道出了一个追求真理的苦行僧的心曲。段伯宇从大学时代接触马克思主义开始,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苦苦求索,历尽艰辛,如今终于夙愿得偿,迈进了党的大门,他是多么的欣喜呀!
喜滋滋的等待中过了一天。第三天一大早段伯宇赶到约定的地点。俄顷,一位身材矮小,沉稳老练,年近40的人来到小土地庙前。他问了段的姓名后,热情地和段握手,向段致贺。随即举行了入党宣誓仪式。没有领袖像,没有缀有镰刀斧头的党旗,段伯宇跟着聂洪钧举起右手,面对蓝天白云,面对祖国大地,宣誓终生要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
宣誓完毕,段伯宇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竟抱头痛哭起来……
聂洪钧颇感奇怪,问段:“入党应该高兴,你为什么反而痛哭呢?”
段伯宇向聂洪钧汇报了14年来为寻找党组织而历经的种种艰难,汇报了他从一个军人家庭出身的普通青年学生,苦苦追求马克思主义的漫长思想历程,最后说:“苦尽甘来。我是高兴到极点而流泪的呀!”
聂洪钧不住地点头,表示理解。他嘱咐段伯宇说:“在白区搞地下工作,环境很险恶。处在敌人的包围之中,要特别提高警惕,要牢记三点:第一要有组织观念,时时牢记自己是共产党员;第二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加强请示汇报,不能自行其是;第三要严守秘密,除了你单线联系的人,不能向任何人暴露你的党员身份。”
宣誓后,段伯宇向王兴纲汇报。王兴纲说:“你今后就与我单线联系,不与任何人发生横向的组织关系(个人关系除外)。你到军部干训团去工作,公开身份仍然是军医。干训团党的工作就由你负责。那里已经有几名党员,你要团结他们共同搞好工作。我很快要随军部到南昌去。你要独立地开展工作。”
当时干训团已有地下党员李汝琛、李玉振、张树义等几位同志。段伯宇又发展了区队长刘冠雄入党。
长沙大火后,三十二军干训团调至江西吉安。日军进窥南昌,但蒋介石和陈诚却乘机把三十二军肢解,使这支“杂牌”部队的三个师分属于不同战区。商震被架空,只得被迫辞职,彻底交出了三十二军的兵权。在此情况下,段伯宇也不得不忍痛离开了三十二军。
地下党员王启明时任三十二军七二三团团长。该团在德安战斗中顽强抗击日军数倍于己的强大兵力的进攻,激战五昼夜,三次逐出攻入城内的日本侵略军,1600多名官兵壮烈牺牲。冯玉祥将军曾赋诗称赞说:“王启明,好团长,守德安,打胜仗,无数敌人被杀伤……”
临分手时,两位地下党员依依惜别。王启明对段伯宇说:“老段呀,你不仅是个军医,还是个真正的爱国军人!现在我们三十二军被陈诚搞得支离破碎,干训团也解散了,你想办法离开是对的。”
可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到哪里去发挥作用呢?段伯宇首先想到回河北老家去投奔八路军,在幽燕大地打游击。“愿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拯救沦陷于日军的故乡,参加敌后抗战。他想找王兴纲请示,可是王已随商震去了湖南省桃源县青山湾第二十集团军总部。
思前想后,特别是听说父母妻儿已从保定辗转到了重庆,段伯宇决定先到重庆看看后再定行止。1939年初,他离开南昌,经浙赣线转道黔贵线到了山城重庆。
八路军办事处负责接待段伯宇的是周怡同志。他是周恩来副主席的秘书。听了段伯宇汇报的情况后,周怡说:快过年了,你先回家看看父母和家属,过了年再谈工作。
1937年9月24日,保定城沦于敌手。段云峰一手创办的培德中学被侵略者的铁蹄夷为平地。段云峰不得不举家搬到大后方重庆。本来,以他的资历和在军界的声望,谋个高官厚禄是易如反掌的事。但段云峰生性耿介,不愿俯首低眉阿谀权贵。当时,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主任姚琮和军政部次长林蔚,都是段云峰陆军大学的同学,实权人物陈诚、张治中,也都是段云峰在保定军校时的学生。姚、林曾劝段云峰到军委会工作,段云峰都婉言谢辞了。他对儿子段伯宇说:“蒋介石独裁专制的态度未变,所以我不能出来工作。”但为了全家二十几人的生计,段云峰只应允担任了中将高参兼学生军总监的虚职,领一份干薪度日。
经历了战乱的劫难后,段伯宇和妻子郭小乔及三个子女喜获重逢。大家都沉浸在劫后余生、阖家团聚的喜悦之中。
段伯宇看到父母康泰,三弟四弟和几个妹妹也都安好,便放了心。他家住在南岸胡家花园。这里原先是地主胡家的庄园。两幢楼房外加平房,院子很大,环境幽静,虽算不上是世外桃源,但在日机不时对重庆进行空袭的情况下,也勉强是个栖身之所。
这一年春节比较晚,过完年已是2月下旬。段伯宇再次到八路军办事处,找周怡领受任务。
这时重庆的政治气候复杂而微妙。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民族统一战线表面上仍然维持着,但蒋介石竭力鼓吹“一个领袖、一个主义、一个党”的反动主张,想把共产党吸收到国民党里去,加以溶化,叫什么“溶共”。国民党刚刚召开了五中全会,通过了“限制异党活动办法”,即所谓“限共”。与此同时,各地不断发生逮捕和杀害共产党人、查封进步报刊、攻击边区、挑起对八路军、新四军的武装磨擦等各种事件。斗争相当尖锐而又错综复杂。
1939年2月18日那天正是农历戊寅年除夕,周恩来副主席在此前两天离开重庆飞抵桂林,尔后即去东南视察,于5月1日回到重庆。
周恩来离渝期间,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机构在副书记董必武主持下卓有成效地运转着。根据中共中央书记处1939年1月5日的决定,南方局常委有周恩来、董必武、博古、凯丰、吴克坚、叶剑英等六人。委员除上述六人外,还有张文彬、徐特立、吴玉章、廖承志、邓颖超、刘晓、高文华等人。
周怡向段伯宇简单介绍了当时的形势,明确告诉段伯宇不必去华北,就留在重庆和他一起工作,但要段伯宇找个公开职业作掩护。
找个一般性的职业并不难,但要找一个能开展工作,特别是能够充分发挥段伯宇作用的单位和职业,却并非易事。
正好,一个偶然的机遇使段伯宇和周怡都喜出望外。
春节刚过,蒋介石决定成立一个新机构,叫做“国民党战地党政委员会”。蒋介石自兼主任,让李济深当副主任。蒋对李说:“任潮,我请你来,我把中国分两半,我管一半,你管一半。所有沦陷区的党政工作统统归你管。二分天下有你李任潮一份!”
其实这是蒋介石耍的一个花招。他怕李济深住在桂林和李宗仁、白崇禧搞在一块暗中反对他,所以和李济深的儿女亲家吴稚晖联名电邀李济深到重庆就任此职。所谓“二分天下有其一”云云,三岁孩子也不会相信,因为“战地”即沦陷区,由日军、伪军统治着,国民党的军队、政权对其又能有何作为呢?
李济深向蒋介石当面提出:“我可以负责,但有条件,一是凡主张抗日的,不分党派,都要用;二是凡闹小宗派的,党派成见很深的人,就不能用。”蒋介石为了笼络李济深,也为了装装门面,留点面子,答应了李的要求,并要李“自己招兵买马”。于是李济深聘请周恩来、张友渔、高崇民、梅龚彬、刘一峰等共产党人和其他一些进步民主人士担任委员之职。
李济深和段云峰是早年陆军大学的同学。李比段高一班。1929年3月,李济深被蒋介石扣押于南京汤山期间,段云峰联系了几位陆大同学曾设法营救李济深。李济深对此铭感在心。一天,李济深看望了段云峰,邀他也去战地党政委员会任职。段云峰婉言谢辞,但提出:“我给你送一个小不点儿去,给你当当参谋。”
李济深笑笑,说:“是令郎吧?”
于是段伯宇就进了这个机构。李济深正式任命他为视察员。任务是调解战地(沦陷区)国共纠纷,以利于团结抗战。
段伯宇向周怡汇报后,周怡很高兴,认为这个机构很重要。段能打进去,既有了公开职业作掩护,又可以了解到不少情况。他向段伯宇详尽地交代了工作任务,规定了联系办法。
战地党政委员会是个空头衙门,有职无权,李济深很少来上班,秘书长邵力子也不大来,工作人员也只是签个到,泡杯茶,聊聊天。但是,世界上的事常常是“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地下党员段伯宇就通过国民党的这个“衙门”,做了大量工作,为党组织收集了不少情况。例如各战地上报的材料中,有许多诬陷共产党和八路军、新四军“不服从政令、军令”的事例。段伯宇加以收集整理,每十天写一份报告,分送主任和秘书长,内容却变成了国民党闹磨擦、搞**,使李济深和邵力子能仗义执言,向国民党当局提出批评。
段伯宇的出色工作,受到了周怡的肯定。
一天,周恩来出席了战地党政委员会会议。开完会,周恩来把段伯宇叫到身旁,低声交代段伯宇按约定时间到红岩村去一趟,说他要亲自和段伯宇谈一次话。

发表于 2022-12-18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遨翔天地间老师的佳帖。下午好!
发表于 2022-12-18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介绍 周恩来秘书领导段伯宇周旋于国民党上层人物之间
发表于 2022-12-18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遨翔天地间老友文章介绍: 周恩来秘书领导段伯宇周旋于国民党上层人物之间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6-17 10: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