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145|回复: 12

[史海钩沉] 1978年,谭震林谈淮海战役,怒道:贪天之功,无耻之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26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787月,谭震林身为淮海战役的直接见证者,受邀至淮海战役纪念馆发表演讲。
   但当他发现某些宣传媒体错误地将淮海战役中的华东野战军描述为一支“偏师”,从而淡化了其在战役中的作用时,谭震林感到极度不满和愤慨。他当场痛斥:“窃取天功,无耻至极!”
   这番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震惊,难以相信这位资深领导会如此“失态”。谭震林的愤怒不仅促使人们重新思考对淮海战役的宣传方式,也激起了对战役指挥者贡献认可的讨论。
   谭震林此次激愤的发言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解读。首先,作为战役的亲历者和参与者,他对每个部队在战役中的贡献了如指掌,他无法容忍历史被歪曲,功劳被个别人士据为己有。
  其次,身为华东野战军的副政治委员,谭震林对自己部队的重要性和贡献感到自豪,他希望保护集体的荣耀不受损害。
   最后,作为陈毅和粟裕的密切合作者,谭震林深知他们的军事才华,不愿看到他们在战役中的指挥作用被他人贬损。
   淮海战役指挥权争议与历史真相
   淮海战役作为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一,其规模宏大、历时漫长、歼灭敌军众多,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淮海战役的指挥问题曾引起过不小的争议。1961年,毛主席在接见英国元帅蒙哥马利时,明确指出:“淮海战役是由粟裕指挥的。”
   这番话不仅明确了淮海战役指挥权的归属,也反映了毛主席对粟裕军事才能的高度认可。在毛主席的军事决策中,很少有被否定或修改的情况,因此粟裕能说服毛主席,必然有其充分的理由和依据。
   在淮海战役中,华东野战军拥有超过40万的兵力,是中原野战军的两倍之多,不仅人数众多,装备也更为精良,战斗力更为强大。中原野战军的司令员,刘伯承元帅,也坦承,淮海战役的主攻重任主要落在了华东野战军的肩上。
   在战役的指挥层面,毛主席和中央军委掌控着整体战略,而具体指挥各个作战纵队的则是粟裕。为了更加有效地协调两大野战军的协同作战并确保后勤供应,成立了“淮海前线总前委”,但在战役的具体指挥和决策上,并未直接下达前线部队的具体指令。
   作为总前委的成员,谭震林对这些内情有着深刻的了解,他的言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权威性。
谭震林的直言不讳与历史事实的一致性
   谭震林在淮海战役纪念馆的报告中所做的发言,虽然直率甚至显得情绪激动,但却与历史的实际情况高度吻合。
  作为战役的亲历者和重要参与者,谭震林对战场上的实际情况有着切身的体会,对于战功被轻视和历史被歪曲的现象感到愤慨。他的这番话既是对那些冒功夺誉者的痛斥,也是对集体荣誉和历史真相的坚守。
  混淆淮海战役的指挥权和诋毁华东野战军的行为,可能是出于某种政治考量或是个人私欲。
   在宣传中歪曲战役指挥权和功绩归属的背景之下,谭震林的直言不讳展现了他对历史真相的忠诚和坚守,为历史的真实面目重新树立了一个清晰的画面。
   总而言之,谭震林的愤怒言辞源自对淮海战役宣传的不满和愤慨,他的这番话不仅是对冒功夺誉者的严厉批评,也是对集体荣耀和历史事实的有力捍卫。谭震林的直率发言与历史的真实情况高度一致,为淮海战役的正确解读和评价提供了宝贵的视角。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值 +3 收起 理由
文字虫 + 3 大赞!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3-10-27 0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介绍
发表于 2023-10-27 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7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

点评

谢谢  发表于 2023-10-28 04:28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7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7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
发表于 2023-10-27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遨翔天地间 于 2023-10-28 06:58 编辑

以下转贴两文,清楚了解历史真相。

1978年谭震林谈及淮海战役时,为何大怒道:贪天之功,无耻之尤?

前言
1978年谭震林接到粟裕电话,随后在淮海战役纪念馆作了报告,在这次报告中,谭震林愤怒的说了八个字:
“贪天之功,无耻之尤!”
有些人将这句话指向个人,其实是不准确的,这句话真正针对的是那些“捧高踩低”的人。
那么问题来了,在这八个字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新中国在成立之前的解放战争中,与国民党军发生过三次大规模战役,双方加起来的人数超百万以上,分别是淮海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
辽沈战役与平津战役都是以多打少,只有淮海战役是以少打多,而淮海战役的胜利同样为以后解放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谭震林是1902年出生于湖南省攸县,是我党早期的领军人物之一,在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的时候,谭震林义无反顾的带领群众进行游街示威。
而在之后的示威中,机缘巧合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之后的几次工作中,作战英勇,经常身先士卒,被毛主席高度赏识,也参加创建了后来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加入我党期间,谭震林充分发挥了自己卓越的作战策略,多次击败敌军。

因各方面优秀表现,最终受到党组织的重用,成为了第四纵队党委书记,更是年纪轻轻就担任了红军十二军的政委。
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中国人民迎来了期待已久的胜利,可“一山不容二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最终还是打了起来。
而这时候,粟裕向中央提出了淮海战役,经中央审批,最终同意由粟裕指挥华野的16个纵队(有一个纵队暂时听命于华野指挥的中野第11纵队);加上陈毅、邓小平、刘伯承指挥中野的7个纵队。
这场战役的总指挥,组织本来是交给粟裕将军,但向来谦虚的粟裕将军并不在乎谁指挥战场,于是为了部队能更团结,就向组织申请由陈毅、邓小平指挥(刘伯承当时在豫西)。
最后在粟裕的建议下,指挥权交与了陈毅、邓小平指挥,但陈毅、邓小平觉得责任太大,于是向组织申请,如果有组织下发的指挥请交与粟裕、谭震林。
所以这场战争是粟裕、谭震林、陈毅、邓小平、刘伯承五人共同指挥,而这场战争对五人而言,也是很有压力,共产党在这场战争中有60万正规军,而国民党在这场战争中有80万正规军。
蒋介石在开战前表示:“此战优势在我,这场战争必定胜利。”
但打脸来的往往很快,经过五人的共同合作指挥,分割了战场。
首先是老对手黄百韬兵团黄百韬兵团是国民党军的五大主力之一,士兵装配了全美式装备,战斗力非常强,最终经过血战终于歼灭了黄百韬兵团。
而后对抗的是黄维兵团,这是国民党的主力兵团,武器相当强悍,最终在华东野战军与中原野战军的共同配合下将其歼灭。
而后面对杜聿明集团,经过身后数百万百姓的支持,加上解放军的英勇,最终把杜聿明集团歼灭。
最终歼敌55.5万人,艰难地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淮海战役的胜利也为以后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就连远在苏联的斯大林知道这件事后都表示:“奇迹,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淮海战役的胜利,离不开任何一位的努力,中野与华野的配合,加上身后百万民众的支持,使得这场战争以少打多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而在1978年7月,淮海战役胜利的第30个年头,当谭震林受粟裕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时,看着纪念馆陈列的武器、照片等,让无数在场的老兵动容。
而谭震林却发现墙上的烈士名字大多是中原野战军,更有一些不良媒体为了博眼球,为了增加舆论,把淮海战役的主要胜利全都归结到中原野战军上,甚至有的媒体还表示华东野战军就是一支“偏师”。
媒体还表示华东野战军就是负责打杂,收拾收拾中原野战军剩余战场的,表示淮海战役的指挥员是中原野战军的领导,而并非粟裕、谭震林等人。
这些媒体认为华东野战军连主力军都算不上,主力军只有中原野战军。但事实上淮海战役是由粟裕将军提出来的,主要目的是以徐州为中心,一是歼灭附近国民党,二是牵制国民党北上,从而控制淮河流域。
而谭震林老同志,作为淮海战役的主要指挥之一,他本人看到有些人混淆视听,歪曲事实,谭震林老同志自然生气,这并不是为了居功,因为这件事牵扯了军队的整体荣誉,谭震林老同志只希望实事求是,历史不容被任何人篡改,这是对当初前辈们的不尊重。
而谭震林对毛主席、粟裕将军非常尊敬,作为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前辈,他绝不容忍那些将集体荣誉归功于个人荣誉的人。
谭震林老同志作为早期的共产党人,正直无私,面对无良媒体的恶意抹黑,表现出这些也是能够理解,怪不得谭震林老前辈看完后生气的说完“贪天之功,无耻之尤!”后就气愤的离开了。随后工作人员了解这些事后也立马做出了修改,并给在场的人道歉了。
不过在场的同志都了解这位老同志的“脾气”,并不会介意谭震林同志生气,因为谭震林老前辈总是对事不对人,所以在以前的战争中,他可以赢得战士们的钦佩。
其实不管哪个队伍作战人数更多,他们都在为解放战争做努力,所有同志都在这场战争里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所有部队共同努力、奋斗得来的胜利!
而谭震林老同志说的“贪天之功,无耻之尤!”同时也在警醒我们,如果历史被篡改,当初那些战士用鲜血、生命换来的荣誉就这么消失了,为此我们应该尊重历史,对任何事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发表于 2023-10-27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遨翔天地间 于 2023-10-27 12:38 编辑

一 、意义非凡的淮海战役
1948年9月,华野代司令粟裕向中央致电:
“济南战役结束后,华野主力可以趁两淮敌军空虚,攻占淮安,宝兴等地区,然后围点打援,攻击徐州出援之敌,攻下海州和连云港后再休整!”
这就是“淮海战役”最初的设想,可是等到后来真打起来,局面却和计划不同。
由于国民党军队暴露了虚弱本质,我军乘胜追击,淮海战役的规模不断扩大。
到最后,淮海战场直接被边缘化,反倒是以徐州为中心,以津浦、陇海两大铁路干线为轴的“十字型区域”,成为了主要战场。
也正因如此,不少人认为这场战役与其叫“淮海战役”,不如叫“徐蚌会战”
而这场战争性质与规模的变化,还和毛主席有着很大关联。
毕竟,粟裕一开始只想吃掉两淮地区的守备军,可是由于敌人困守不出,反过来加强两淮地区的戒备,以至于粟裕都不得不承认:
“我们战役方案第一步,似已较难实现。”
就在此时,毛主席提出了关键性建议:
“我们可以钳制邱李兵团,从而全歼黄百韬一部4军10余个师!”
这个建议一下就打开了当时困顿的局面,也带来了比之前济南战役更大的战果,徐州刘峙集团主力被歼灭后,全国战局开始彻底倒向我党我军。
不仅如此,淮海战役虽然被列为三大战役之一,但是和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有很大不同,首先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作战准备”不同。
一开始,无论是粟裕还是毛主席都没准备把这场战争上升到决战层面,因为当时徐州地区及周边有70余万国民党部队,而且其中还有许多精锐主力。
在这种情况下,想吃掉黄百韬一部都千难万难,更别说直接打垮刘峙集团了。
不过粟裕和毛主席等人抓住战机的能力很强,打着打着他们就意识到机会来了。
其次,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唯一一次我军在兵力上不占优势情况下发起的决战,用毛主席的话说:
“这是一锅夹生饭!”
不过最后我军能在兵力、火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取胜,这恰恰证明了我军是一支团结有纪律的部队,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部队!
最后,淮海战役也是三大战役中唯一一场基本通过战斗解决问题的决战。
辽沈战役中有不少起义,平津战役中傅作义集团也投降了,属于和平解决问题。
唯有淮海战役,一直在死磕强敌,无论黄百韬军团、黄维军团还是邱清泉军团都不好惹,不过事实证明我军更强。
二 、中野vs华野
淮海战役中,我军主要出动了两支部队:“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
在淮海战役三大阶段里,这两支部队都有相当出彩的表现。
首先是第一阶段,歼灭黄百韬兵团。
这一阶段,黄百韬可以说是三面受敌。
一边是中原野战军攻克宿县,完成对整个徐州的战略包围,掐灭了他的生机,另一边则是华东野战军将其部队分割。
至于“第三面”则是来自于内部,张克侠等人率领两万人起义,这大大出乎了黄百韬的意料,以至于他迅速陷入被动之中。
最终,黄百韬一部10余万人被全部歼灭,华东野战军是这一阶段的“主角”
第二阶段是全歼孙元良、黄维兵团,同时对杜聿明兵团“围而不歼”。
华东野战军出动了五个纵队,协助中原野战军作战。
与此同时,华东野战军还狙击阻遏了邱清泉、李弥等五个兵团,任务是比较繁重的。
至于中原野战军,成为了歼灭黄维军团的主力,最终孙元良一部被歼灭,黄维兵团12万人也被全歼,黄维本人被生擒。
第三阶段主要就是针对邱清泉和李弥的部队了,这一阶段主角还是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则是起到一个“总预备队”的作用,打的是协调配合。
整体来看,华东野战军歼灭了四个兵团十八个军,累计44.3万人;中原野战军歼灭了黄维兵团,累计11.2万人。
单从人数上看,华东野战军战绩更加辉煌。
实际上,就连刘伯承都曾坦言:
“淮海战役主要是华野打的!”
一方面,华东野战军歼敌数量的确更多,弹药消耗数和自身兵员伤亡数也更大,能达到中原野战军的三倍以上,这是鲜血换来的功绩。
另一方面,当时华东野战军,无论是兵力还是装备,都明显优于中原野战军。
华东野战军有41万人参战,还配有美式装备,中原野战军人数只有华东野战军的一半不说,重武器也大多在之前转移的过程中丢在山里了。
这种情况下,中原野战军战绩逊于华东野战军,是很正常的。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说中原野战军才是淮海战役的中坚力量,华东野战军只是配角呢?
这里要提到一个关键人物,邓小平同志。
淮海战役一开始是粟裕提出的,可是随着战局变化,他觉得光是华东野战军不足以取胜,于是想着请中原野战军来配合,两大野战军合击国民党军队。
可是两支野战军配合,谁来指挥就成了一个问题,为了表示诚意,粟裕主动请示让出指挥权,中央也表示:
“只要能够打败蒋介石,谁来指挥都一样!”
就这样,淮海战役的总前委成立了。
邓小平理论上是这场战役的负责人,而他恰恰又是中原野战军的领导,这是很多人产生误解的原因。
三 、推辞无果,误会由来
在粟裕向中央发电报,请求由邓小平来统一指挥时,邓小平其实是有意推辞的,他回复中央的电报中说道:
“通讯工具太弱,还是请军委对粟谭方面直接指挥!”
这个理由明显不能当真,毕竟中原野战军和中央的电台联络信号都不弱,怎么可能和华东野战军的电台联络起来信号就弱了呢?
归根到底,邓小平是觉得这次作战的主力是华东野战军,由他指挥不合适。
可是粟裕等人又一直坚持,最终中央才想出了一个折中办法,组建总前委。
总前委由刘、陈、邓、粟、谭等五人组成,其中刘陈邓三人为常委,邓小平还是总前委书记,说他是淮海战役的总指挥也不为过。
毕竟他本人也说:
“淮海战役的部署决策是我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主持决定的,毛主席亲口把淮海战役的指挥权交到我的手中……”
由于邓小平和中原野战军的关系,个别无良媒体开始扭曲事实,捧一踩一,说中原野战军才是淮海战役的最大功臣,华东野战军至多不过是陪衬。
眼看华东野战军被抹黑,粟裕有些坐不住了。
1987年接受采访的时候他强调,自己也参与了淮海战役的指挥,他不是为自己争功,而是想为华东野战军正名。
同样参与了淮海战役的谭震林,在看到这一情况后也十分愤怒,他直接评道:
“贪天之功,无耻之尤!”
谭震林的愤怒是针对那些错误宣传的无良媒体,华东野战军和粟裕的功劳不应该被忘记,当年毛主席点评淮海战役的时候都说过:
“粟裕立了淮海战役第一功!”
毛主席对粟裕,向来都是十分认可的。
1961年接见蒙哥马利元帅的时候,对方夸赞毛主席是军神,尤其是淮海战役打得很厉害,而毛主席只是摇摇头笑道:
“我有个最会打仗的战友,叫做粟裕,淮海战役也是他指挥的。”
毛主席这么说,其实是谦虚了。
毛主席的指挥能力令人称道,不过这不是他最了不起的地方,他最难得的是敢于“认输”,亲口承认过自己打了几次败仗,否认了战无不胜的颁词。
老话说得好,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毛主席这种低调的智慧才最难得,即使毛主席不争,又有谁能否定他的智慧与功绩呢?
四 、淮海战役的功臣
有极少一部分人认为,粟裕和邓小平在谁是淮海战役的指挥者上,是存在分歧的,而谭震林的批评,或也有面向邓小平的意思。
对此我们只能说:纯属无稽之谈!
首先,邓小平和粟裕从来没有在这个问题上有过争执,甚至连讨论都没有,足可见,双方对这件事情并不在意。
粟裕讲自己参与了淮海战役的指挥,是1978年的事,而邓小平说毛主席将指挥权交给他,是在1989年回忆的时候提到的。
谭震林说那番话的时候,邓小平还没有公开讲过淮海战役指挥权的事情,谭震林又不能未卜先知,怎么可能是对邓小平说的?
有些人故意模糊了这两者的时间,甚至颠倒次序,想要以此来博取眼球,这属实令人不齿。
归根结底,粟裕和邓小平都不是重视名利的人,两人就不可能因为这种事争执。
先说粟裕,1945年中央军委决定成立华中军区的时候,本来是准备让他当司令。
可是他坚决拒绝了,反而强烈推荐张鼎丞,最终自己当了副司令。
还有1948年,毛主席亲自找到粟裕谈话,希望他接任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
但是粟裕还是不接受,强烈请求陈毅留下来当司令,自己给他当副手……
粟裕屡次让权让名,足以证明他将名利看得多么淡薄。
邓小平亦是如此,他在职期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清正廉直、兢兢业业,可以说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纯粹而高尚的人。
根据历史记载,粟裕和邓小平的关系是相当好的。
两个本来关系就好,而且同样淡泊名利的人,自然不可能为名利相争,后来人更不该去妄加揣测。
要说主角,每一支参加淮海战役的部队都是主角,每一个参加淮海战役的解放军战士都是主角,甚至可以说每个对淮海战役有功的人都是主角。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军民同心、上下一致的结果,不是哪个人或者哪支部队能够独立完成的。
因此在认可这份功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用平常心来对待。
希望大家都能向邓小平、粟裕以及谭震林等同志学习,学习他们为了革命奉献的精神,学习他们为了理想奋斗的斗志,精诚团结,共同创造新的辉煌。

发表于 2023-10-27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介绍分享!欣赏!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5-8 02: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