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9950|回复: 12

[生活] 空军大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0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空军大院

空军大院是西部一长溜部队大院中离城最近的一个,空军大院往西有海军大院、总后大院等。因为空军大院位于公主坟这座著名的大坟区附近,据说在建院过程中,曾经屡屡挖出死人骨头。
空军大院与其他的部队大院类似,院内犹如一个独立的小社会:幼儿园、学校、医院、银行、招待所、超市、餐厅、礼堂、体育馆、派出所、澡堂、理发店、煤气站、缝纫铺一应俱全,群体社会中该有的东西几乎应有尽有,所以大院人即使常年在里面不出院门,也能生活得相当安逸。
部队大院虽然坐落于北京,但它自有一套独成体系的大院文化,与北京的胡同文化迥然不同。大院里的人来自五湖四海,说着天南地北之音,思维方式带着地域特色,但统一接受军事化管理,人们在大同之下难免也存在诸多小异。当每个军人回到自己的小家里,那种“同”与“异”便在家庭教育下各自开花。
如果归纳大院子弟具有的特点,基本表现为:说话没有明显的儿化音,性格大大咧咧,做事风风火火,遇事时较看得开,还算拿得起放得下,有时会对一些人或事表现出不屑。我在工作和交往中接触过陆海空不同大院的子弟,发现上述特点具有共性。
从公主坟游行到外交部
我记忆中的空军大院,要从七十年代说起。林彪活跃于政坛时,把他的一双儿女都送进了空军大院,女儿林立衡是《空军报》的副总编,儿子林立果是空军司令部作战部的副部长。林彪事件后,空军成了重灾区,内部发生了许多变动,我父亲在这个阶段从外地调入北京,我们一家人其后也迁入空军大院。
七十年代的空军大院,尽管政治风云仍然激荡,但是我们孩子们就像姜文所拍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一样,无忧无虑地恣意生长。这期间,不少大院子弟随同父母从干校返回,大家穿着父母多余的军衣军裤、肩挎军用书包,骑着自行车一群一群呼啦啦到院外的中学去就读,同学间私下里经常传播一些四面八方听来的小道消息,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总之是过一天快乐一天。
空军大院的干净整洁,在北京所有的部队大院中十分有名,那面本该在各个军队大院流动的卫生红旗经常在空军大院常驻。当时的总后勤部部长说过,“总后,总后,不能在环境卫生方面总是落后。”后来总后大院使出浑身解数,还真从空军大院手中把那面卫生红旗夺了过去。
1976年是最多事的一年,周恩来去世,大家悲痛不已;发生天he安xie门事件,我去广场抄了许多诗;后来唐山地震,大院里四处盖地震棚;接着毛泽东去世;“四he人xie帮”倒台。我至今记得,为庆祝打倒“四he人xie帮”,学校组织全体师生去天安门广场游he行xie,早上七点出发,我们只带了少许干粮,走啊走,从海淀的公主坟走到天安门,再走到东城的外交部,然后绕回广场,浩浩荡荡中,口号不知喊了多少。下午学校的队伍在西单解散后,我和几个同学又走回天安门,重新汇入游行队伍中,跟着人们一遍遍大喊:“打倒王洪文、打倒江青、打倒张春桥、打倒姚文元”。
1976年底至1977年初之际,军队各大机关和军兵种扩招了一批子弟兵入伍。我们学校因为穿军装走的“小兵”实在太多,不得不重新合班。我因为不愿意过严厉管束的生活,所以留下继续上学。七十年代中后期,为迎接全军运动会,空军大院修建了体育馆,海军大院修建了游泳馆。1977年开始,空军大院体育馆开始放映“内部片”,港台的、外国的片子都有,一些外面的单位纷纷租用空军大院体育馆放映非公开的电影。那时,为看“内部片”,有点绘画天分的同学不时制作假票混场。有时,我们也会到海军大院或总后大院去混看“内部片”。
空军大院红二代多
改革开放后,空军大院里曾经有过一道美丽的景观,那是空军第一任司令员刘亚楼的儿媳妇营造出来的,她用一双巧手自己设计制作时尚之装,把自己和自己年幼的儿女打扮的耀眼夺目。另外,由于刘亚楼夫人具有俄罗斯血统,所以其家里常常走出白皮肤、高鼻子的“老外”,不仅她的儿女因混血有异域面容,而且她的俄国亲戚也常来串门,因此给人造成“空军大院怎么外国人也能随便进出”的错觉。
八十年代,空军大院子女中有一个颇具个性的人物,是时任空军政委的女儿,她性格率真豪放,永远是一头短发、一身男装。她的活动能力甚强、交际范围很广,由于她的能量,空军大院的警卫们大开眼界:张艺谋、陈凯歌这些著名导演,陈冲、张瑜诸多电影演员,获得五连冠的女排全队人马,还有不少奥运冠军先后到她家或做客或聚会,我本人也在她家见过一些有名的人物。
现在的刘亚洲上将,那时候经常在空军大院骑一辆“哪儿都响就铃不响的”自行车穿行,车架上挂个类似木工用的白帆布包,里面鼓鼓囊囊的。刘亚洲相当一部分有影响力的作品写于空军大院。
我上大学时是文学青年,后来发表的第一篇小说得益于刘亚洲的推荐。刘亚洲在空军大院成名,也在空军大院经受磨难,然后在空军大院崛起。
华国锋的儿子、李先念的女婿、刘伯承的女儿和儿子,不少中央领导的子女在空军大院工作过。空军大院里有许多故事,限于篇幅在此不能细述。有一位旅美多年并在美国开酒庄的大院之子在网上陆续写出的空军大院故事,真真假假,热热闹闹,引得不少人跟读。
中央电视台在空军大院东北面建起来之后,空军大院的新礼堂也落成了。中央电视台有时候会借空军大院礼堂录制有观众参与的节目,所以有时会在空军大院看到赵忠祥等主持人的身影。已故的《新闻联播》主播罗京也曾经在空军大院居住过,他的岳父当过空军副政委。
空军大院伴随着我的成长,我的许多青春记忆都与空军大院同在。我早已搬离空军大院,但大院里的一些往事偶尔还会进入我现在的梦境。近些年,时而听一些从外国或外地回来的朋友说,北京的变化太大、太快了,过去熟悉的地方现在都不认识了,听后不免让人心有惋惜,然而空军大院还能给人安慰。
现在,偶尔我会带着思念重返空军大院。虽然空军大院的面貌这几十年来也有变化,但那仅是小面积的、不伤格局的变化,空军大院的总体风貌依然如故,我们家住过的房子和院落也都完好地存在。特别让人感慨的是,空军大院那条长长的银杏道,每逢秋天,还是一如既往金灿灿飘洒,不由得让人沉浸在对往事如诗一般的怀旧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发表于 2022-1-20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依恋大院,精彩回忆,喜欢欣赏,欢迎再续。
发表于 2022-1-20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空军大院的故事!
发表于 2022-1-20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介绍空军大院。
发表于 2022-1-20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朋友的转载。
发表于 2022-1-20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野山秋水老师:介绍空军大院。晚上好
发表于 2022-1-21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分享!谢谢介绍!
发表于 2022-1-22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当年来讲,大院自有大院文化,似乎与坊间不在一个层次上。

发表于 2022-1-22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洞 于 2022-1-22 19:06 编辑

按照文中所述,空军大院是“公私合用”——既办公又生活。既如此,那真可是一生不出院门都能过得好好的。说是住北京,可跟北京人丝毫不搭界,然而又与祖籍“相差十万八千里”。如此一来,在这里成长起来的人已经是够特殊的了,再辅以地位的与众不同,这就确确实实造就了一批“大院子弟”的人群。以前常爱说的一句话叫: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这个 现象是有人的意志又出乎原意,挺有意思的事。
这段时间在社会进程里不算什么,但它也是历史很有特色的一段时光。它的神秘让“城外的人想进去”,自然,外面的绚烂也会使“城里的人想出来”,最终就形成了大院文化。
时过境迁,“城外的人”对此也只是有些好奇罢了,而“城里的人”一定会抚今追昔,不胜感慨。
不知我的理解是否靠谱?但我感慨着你的感慨,人心同理。
 楼主| 发表于 2022-1-24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洞 发表于 2022-1-22 18:36
按照文中所述,空军大院是“公私合用”——既办公又生活。既如此,那真可是一生不出院门都能过得好好的。说 ...

这个和过去建在远离城市的国有大企业可谓异曲同工,企业也是有子弟学校、服务社、粮店、职工食堂等等,虽然和当地农村一路之隔,但也绝少往来,城乡差别缘由,更不可能结亲、通婚。这是当时的社会发展造成的结果。现在城乡统筹,军地一体社会化保障,社会统一办学校、幼儿园、服务设施等,各阶层沟通更加广泛,应该是社会进步了,但阶层进一步出现新形式的固化当另当别论。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4-26 08: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