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6846|回复: 82

[散文] 石库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2-8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鴳雀 于 2022-2-8 10:16 编辑

北京有四合院,上海有石库门。

   一脚踏进石库门,天井,角角落落盆盆罐罐,当然在盆盆罐罐里也载些花花草草。晾着衣服,当心头上水珠滴滴答答。跨过天井进客堂,客堂两边是厢房,左边左厢房,右边右厢房;厢房分前后,前面前厢房,后面后厢房。穿过厨房是后门。后门紧闭,除非轧姘头后门偷偷溜。楼上有前楼后楼亭子间,还有二层阁三层阁和晒台。二层阁是底楼与二楼的中间,三层阁是二楼上面搭一层开只老虎窗。打我记事起石库门就是个大杂院。

   从前阿爹亲婆(祖父母)住在前楼,前楼的窗户按着像教堂一样的烤花玻璃,日光映在上面有光晕漾开来,屋内不明不暗。梳妆台上不放化妆品,放熊猫牌无线电,三五牌台钟。茶几上有华生牌风扇。亲婆喜欢躺在藤靠椅上摇鹅毛扇,听着无线电里蒋月泉的开篇。下午喝碗番茄汤。时常对我讲阿爹的阿爹亲婆遇到长毛的事。长毛来了,嘴里喊着,杀哦,杀哦,小孩老人逃啊,阿爹的亲婆是小脚,逃不快只好藏在草丛里,阿爹的阿爹亲婆的小孙子(等于阿爹的弟弟)吓得急哭,阿爹的阿爹亲婆只好用手闷住他嘴不让出声,等长毛过去了,放开手,阿爹的阿爹亲婆的小孙子给闷死了。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一个死字。从前的时光真慢啊,在亲婆的鹅毛扇里摇啊摇。亲婆闭眼一歇,我即刻从小板凳上起来,转身瞒过亲婆向阿爹讨五分钱奔出去买包拷扁橄榄,含一只嘴里看野眼,死人的事早丢到爪哇国里去了。阿爹亲婆有好多儿子,有更多的孙子,阿爹亲婆慢悠悠过自己的日子。亲婆对我说,一定要拽紧票子,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阿爹亲婆不像现在的祖父母宠孙子。如此这般,下一代倒都养成了独立性。文革期间抄家竟被抄出万元人民币。他的儿子和孙子一点不眼红。红卫兵在门口贴了张大字报,说亲婆是只老狐狸。我想,倒也是,因为我的五亲六戚人人敬畏这个小个子女人。就像现在网友都蛮看重晴岚一般,因为这种面孔一看看出蛮精怪的。

   新嫂嫂搬进石库门亭子间的时候,孤身一人,带了几只箱子,街坊邻居懂行的看着箱子啧啧:都是樟木的。那时候新嫂嫂四十不到,人长得小巧玲珑,面容白净秀气,且总爱穿一袭旗袍,袅袅婷婷,典型半老徐娘风韵。只是不好开口说话,一说话,嗓音沙哑得厉害,好比张柏芝,周迅。过了一年后厢房搬来一位王伯伯。那时人见老,五十不到,我眼睛里已像伯伯。王伯伯是石门一路一家饭馆的白案师傅,也是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主。下了班,没事做就爱唱戏。夏天的晚上,他常拿个小凳,一把京胡弦上擦满松香,坐在后门口自拉自唱。王伯伯长得胖乎乎,像个阿福,唱的却是女角儿,咿咿呀呀宛转悠扬,一句词要带几个弯儿,像一只叫春的猫。王伯伯咿咿呀呀唱了好几个晚上,破天荒,一直深居简出的新嫂嫂莲步轻移出了亭子间,走到王伯伯面前,说了句:阿是学程派的?您的《锁麟囊》‘春秋亭’这段唱的不错!有天,阿拉一帮小赤佬正围着王伯伯听热闹,看到王伯伯站起身来,恭恭敬敬地对新嫂嫂说:跟无线电学的,唱的不好,您指教!

   我们石库门里的人没想到打这以后,王伯伯不再在后门口唱,改到新嫂嫂亭子间里去唱了。最没想到,除了王伯伯唱,新嫂嫂居然也在唱,虽然她嗓音沙哑得像磨砂玻璃,但在王伯伯的胡琴伴奏下抑扬顿挫起起伏伏,即使我们听不懂里面的戏词,也都感觉得到似有一股清水缓缓地流淌而来,韵味十足。

   小孩不懂大人懂,在王伯伯和新嫂嫂一拉一唱中,居然听出弦外之音,觉得他们是挺好的一对。虽说一个胖点,一个嗓子差点,老天却在成全他们呢。这样的议论多了,新嫂嫂不愿再出亭子间,王伯伯不好意思。再去亭子间就拖上我,我是十岁不到的小屁孩,成了王伯伯的小跟班,进了新嫂嫂的亭子间。新嫂嫂家挺干净,除了一张单人床就是她那几只樟木箱,没有其他杂乱东西,好像她不食人间烟火。床和箱子之间用一道布帘隔开,露出一点缝,风从窗户吹进来,吹得布帘飘飘悠悠,很有点神秘感。

   每次做王伯伯跟班,我最喜欢看这一出:新嫂嫂扮相。新嫂嫂唱到兴头上会对王伯伯说句:阿拉来段彩唱好伐?然后,她伸出兰花指,轻轻撩开布帘,一个水袖动作,转身走进去,再出来的时候,浑身上下换了戏装,凤冠霞帔,漂亮的不得了。我,一个小屁孩也会对王伯伯说:嗓子如果好该多好!王伯伯就说:本来唱戏的,嗓子坏了,没办法再唱了才离开了舞台。我小大人似地“噢”了一句。

   新嫂嫂是有心托付王伯伯的,王伯伯去世早,白案前一个跟头跌倒没有再起来。托王伯伯总是不行的,阿拉小孩也知道。亏王伯伯死的早,第二年夏天文革开始,一帮红卫兵闯进石库门。新嫂嫂被批斗,穿着戏装。那些樟木箱被翻得乱七八糟,里面都是她以前穿过的戏装。新嫂嫂终究被斗疯了。那时我家住后楼,与亭子间相隔仅仅一条去晒台的楼梯,也被抄得一天世界,当然是两拨红卫兵。阿爹亲婆在我而立之年去了天国,屈指算来快有三十余年了。后来再也没有出现让我敬畏之人,后来也再没遇见过新嫂嫂这般神秘兮兮的人。也许岁月太快,鹅毛扇摇啊摇,摇出一个有心智的人,咿咿呀呀唱出一个耐味之人。慢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人人渴望一夜成名,一日暴富。石库门已成稀罕之物。

评分

参与人数 16人气值 +55 收起 理由
松柏一 + 3 赞一个!
孤竹君 + 4 大赞!
铁歌 + 2 大赞!
汉风 + 2 赞一个!
彩色风筝 + 3 大赞!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2-8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候有一万元,资本家呀,有铜钿人家呀。
后来运动结束后,还给你们了伐?
先去弄切的,一歇歇再来看后半部分。
发表于 2022-2-8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鴳雀老师散文,回忆上海石库门。新嫂嫂,   上午好
发表于 2022-2-8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呀, 抢到沙发没有分, 等会补上. 写得真好, 人物性格描写得栩栩如生,

是啊, 石库门留下很多旧社会的痕迹, 然后在文革大潮的冲击下, 被荡涤得
干干净净.我们也就在砸烂一个旧世界, 建立一个新世界的氛围里长大.现在想起来好像生活在很久远的古代.
 楼主| 发表于 2022-2-8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廖若晨星 发表于 2022-2-8 10:21
拜读鴳雀老师散文,回忆上海石库门。新嫂嫂,   上午好

谢谢朋友捧场鼓励!
 楼主| 发表于 2022-2-8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彩色风筝 发表于 2022-2-8 10:24
哎呀, 抢到沙发没有分, 等会补上. 写得真好, 人物性格描写得栩栩如生,

是啊, 石库门留下很多 ...

风筝过年这几天放到哪里去啦?美国又不过中国年。谢谢风筝来读。
发表于 2022-2-8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我的杂文石库门引出侬散文石库门,原创文学板块热闹了。
发表于 2022-2-8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写的石库门后门封掉的(以前一楼通楼上的),楼上人是从外面上楼的,跟一楼人勿搭接的,轧姘头的人一楼的人看不到的。
 楼主| 发表于 2022-2-8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晴岚 发表于 2022-2-8 10:53
好,我的杂文石库门引出侬散文石库门,原创文学板块热闹了。

阿拉这种把自己放进去,亲力亲为更像散文,不过也是讲老底子的故事。
发表于 2022-2-8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切,拿我写到石库门了,还好我么裹小脚哦。哈哈哈,讲了蛮好的,非要哈七搭八的来一句。
发表于 2022-2-8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鴳雀 发表于 2022-2-8 10:53
风筝过年这几天放到哪里去啦?美国又不过中国年。谢谢风筝来读。

在家里, 没去任何地方, 背脊受伤了, 只好多困困觉. 也无啥朋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6-11 10: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